【 第1頁 第2頁 】 
新華澳報:王金平以拖待變 竹籃打水一場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3 16:10:12  


  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題為“王金平以拖待變策略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評論文章說,王金平昨日下午在“立法院”以被中央社形容為“罕見”的方式宣讀“聲明稿”,指責從今日開始的中國國民黨黨內“總統”初選,一開始就已為特定人“量身訂做”,是“不公平的競爭”,因而他將不會領表登記。他還批評國民黨在執政時就被少數族群控制,持續統治多數族群平民;台灣民主化以後,國民黨因無法獲得選民認同,而淪為在野黨。如果黨內無法正視這個問題,將直接影響“立委”、 “總統”選舉成敗。

  文章表示,一直沒有宣佈將會參加“總統”選舉,卻又擺出個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非他莫屬樣子的王金平,在國民黨開始進入黨內初選程序的前夕發表這項“不參加初選”的聲明,表面看是受到馬英九前日一番“即使一審被判有罪也要參選到底”的話的刺激,但其實卻是蓄謀已久的小動作,與其這幾個月來的扭捏作態表現同出一脈。即使是馬英九前日不說那番話,他也會發表這篇“聲明稿”。

  其實,王金平發表這篇“聲明稿”的時間點選擇,不滿馬英九“一審被判有罪也要參選到底”的說法,只是障眼煙幕,而在黨內初選程序前夕發表也只是“應有程式”。其實他更實質的用意,是衝著馬英九的“特別費案”,是於今日由台北地院首次開庭而來。實際上,王金平昨早在正式宣謮“聲明稿”前,就對記者們表示,馬英九這兩天可望領表登記黨內“總統”初選,但“特別費案”開庭在即,“總統”大選充滿不確定變數。後續如何面對法律,要有更完整、長遠思考,國民黨應建立危機處理機制,確保泛藍不因司法或外力打壓在大選缺席。言下之意,就是認定馬英九將會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即將是僥倖當選也將會被裁定當選無效,只有不存在此問題的王金平才是泛藍出戰“二零零八”的唯一人選。即使他不參加黨內初選,屆時國民黨也必然要徵召他參選。這樣,不費一兵一卒是最理想的結局,他的起步點和正當性就將會更高。這就是他的“以拖待變”的策略運用。

  文章稱,然而,王金平等待馬英九“特別費案”宣判有罪就順勢取而代之的策略,表面上雖是充滿正當性,但卻並非沒有“罩門”。其一、正如馬英九搶前宣示的道理一樣,台灣地區的刑事政策是“無罪推定”,在三審定讞之前,被告仍是無罪,而按台灣地區的司法實踐,“特別費案”整個審判程序所需時間極有可能會超過“總統”選舉時程。因此,“特別費案”官司並不妨礙馬英九的參選資格。其二、以“特別費”的“歷史共業”制度環境,及台南地檢署不起訴“特別費”問題的決定,及特偵組將於四月中開始偵訊“四大天王”及“司法院長”翁岳生“特別費案”的司法背景看,台北地院未必會對馬英九判以重刑。何況,台北地檢署的“起訴書”,也未對馬英九求刑,並建議法官予以輕判。如果法官昧著良心重判,說不好將會激發暴動,這個責任難以擔當。

  王金平採取“以拖待變”策略,還打響了另一個“如意算盤”,就是北京高層邀請他訪問大陸,使他積累更多的政治資本。但這項活動的主動權並不操控在王金平這手中。其一、北京是否願意在國民黨“總統”初選及馬英九“特別費案”開庭之際讓王金平大陸之行成行,充滿不確定因素。其二、即使北京並不顧忌上述政治因素,讓王金平在“最佳時間點”訪問大陸,也將會投鼠忌器,或是避免他的鋒芒蓋過連戰,而未必讓他拿到甚麼政治利益。相反,說不好北京還將會私下勸喻他,為了台海和平和台灣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利益著想,應與馬英九解除歧見,開誠佈公,團結一致,奪回對台灣地區的領導權,讓國共兩黨的各項共識得以貫徹實施。

  文章指出,王金平實施“以拖待變”策略的另一個“待變”憧憬,就是希望連戰出面協調。而按王金平的思維邏輯,既然連戰與王金平較為親近,及對馬英九頗有微言,在黨主席選舉中還公開表態投了王金平一票,故倘是由連出面協調,必然會向王金平傾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