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韓美終達成FTA協定 年貿易增百億美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3 19:02:28  



  而在中國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牛犁看來,“在多邊的多哈談判受阻的情況下,類似韓美FTA的雙邊貿易協定是很自然的選擇,”不僅僅是韓國和美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許多國家都在推進相關進程。 

  陳鳳英則指出,FTA是在WTO框架也容許的一種機制,但任何FTA都不可能在封閉的狀態下開展。韓國同美國簽署自貿協定,並不意味著韓國能夠放棄或是減少同中國的貿易,或者說停止雙邊FTA的推動進程。事實上,中韓兩國經濟界都認為,中韓FTA可能取得比任何國家的FTA都更大的利益。在與美國達成FTA協定的情況下,韓方其實也可以有更多餘地來推進與中國的類似談判。其實,早在2005年4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就已簽訂中韓建立FTA的可行性研究備忘錄。而“中韓FTA產官學共同研究會議”也於上月22至23日在北京舉行,並將於今年6月在首爾舉行第二次會議,重點討論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商品領域研究課題。 

  當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同此前與智利、新加坡簽訂的FTA協定一樣,韓國此次與美國的協定也堅持將對韓國經濟舉足輕重的大米貿易排除在外。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可能令韓國在今後與其他國家進行類似談判時增添籌碼,換句話說,其他國家可能很難在大米市場准入方面謀求韓方很大讓步。 

  不過,話又說回來,儘管頻頻遭遇抗議示威,但韓美雙方仍能克服阻力達成協定,這對於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的其他經濟體來說,未必不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現在不管是APEC還是東亞地區本身,多邊自由貿易的推進都很緩慢,美國的成功介入,未必不是一個好的促進。”陳鳳英說。她進一步分析說,東亞為加速地區經貿一體化,近年來一直在推進類似“10+3”或是“10+6”的自貿協定,這自然讓同為APEC成員的美國有些坐不住,所以才急於與韓國搞FTA談判。現在與韓國已經談妥,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會是東盟,而這樣的勢頭勢必刺激其他東亞經濟體加快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步伐。 

  從某種意義說,“韓美自貿協定成功達成為促進東亞一體化提供了一個外部推力”,陳鳳英認為。不管是就東亞內部合作還是亞洲同美國的經貿合作來說,韓美的先例更多地都應該被視為動力而非阻力,只會增大東亞各經濟體加速推進東亞自貿區的緊迫性,因為本身來說,亞洲的區域合作就已滯後于歐洲和美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