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族群問題上,馬英九的論述很清晰,有説服力。馬英九於2月28日在台灣《聯合報》發表文章說,要嚴正的對族群撕裂說“不”,讓社會恢復生機。每逢選舉,民進黨就不斷撕裂族群,讓原本癒合的傷口,再度流膿出血,讓社會傷痛不已。然而台灣何曾是一個族群撕裂的社會?當所謂的“外省人”都已經生到了第四代,還要被稱為“外省人”,這樣公道嗎?清朝的移民者,難道願意被稱為外省人,直到四代以後嗎?到底要生到第幾代,才能不被稱為“外省人”呢?當台灣之子每八個就有一個是外籍配偶所生的時候,我們還在計較六十年前的身份,這是缺乏胸襟與氣度的大悲哀。而如果讓這些政客繼續撕裂族群,“二·二八”的族群衝突悲劇,就更有可能在台灣發生。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我們要的是和諧的台灣!
王金平與馬英九相比較,高低優劣立馬現形。泛藍陣營對王金平原則立場的疑心會加重、戒心會提高。
王金平這次的出擊,是不計後果的,如果沒有背叛國民黨的意圖,這樣做是非常奇怪的。如果從比較好的角度來理解,王金平之所以用民進黨的族群矛盾武器來打擊馬英九,有幾個目的、或是原因:一,王金平與馬英九的意氣之爭佔了上風,個人矛盾激化,不動用族群矛盾不足以打痛馬英九。二,反映了國民黨内部另一派力量對馬英九參選缺陷的深度憂慮。三,意味著王金平另起爐竈的心態萌發,蠢蠢欲動。四,代表了另一條國民黨的本土路綫走向。
聯合報指出,王金平不參與黨內初選不令人意外,但挑明省籍問題形同往自家院裡丟震撼彈,此舉不僅質疑馬英九參選的適當性,也形同檢討過去國民黨政權的正當性,更隱隱透露出王金平無意擔任馬英九的副手,也不排除開拓國民黨外的戰局。
如果退一萬步想,一味指責王金平可能也不對。如果王金平是爲了驚醒國民黨,不惜採取最極端的言辭,則可以體會其複雜痛苦的心情。王金平的確指出了台灣選舉中最大的隱憂:族群矛盾。王金平強調,“談這話題(省籍)好像是我在操弄這議題,我不會這麼做。”“但要國民黨好,就不能有鴕鳥心態,視而不見,不去解決這問題,他們是鴕鳥心態。” 可以知道,在2008年的大選中,族群問題將會被政治對手操弄到最極端的地步:一,民進黨必用族群矛盾來扼殺馬英九,馬英九外省人的形象將被徹底醜化。二,不惜挑動所謂的外省人與本省人的衝突事故,煽動悲情。三,離間國民黨内部的本省人。
“台灣智庫”在2月25日公佈的民調顯示,認為當前台灣社會的族群問題嚴重高達57.3%,比1995年的17.5%、2003年31.9%、2004年55.9%都高。這一調查未必準確,但是族群矛盾之日趨嚴峻性,在民進黨的鼓動下,必然如是,國民黨不可掉以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