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桑品載:王施就聯手吧 證明兩黨都瞎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5 16:07:37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台灣作家桑品載今天投書聯合報說,才被施明德誇為唯一具有包容器度的王金平,質疑國民黨存在“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是否適合統治多數族群”的問題。如果這句話是他器度容積率的寫照,那麼,他的器度只顯現了“保護”,而不是“包容”。

  “少數族群的政治菁英”,這句話的語意就灰暗不明。既然承認是“政治菁英”,為什麼將他們拘束在“少數族群”裡?他們的能力,難道不能、不該貢獻於所有族群?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他的科學只“統治”少數族群的猶太人嗎?所有創造歷史的人,不論他們在形式上多麼“少數”,價值上必然是“多數”。正是因為有少數菁英的帶領,人類才有民主和文明。

  請王金平注意孫中山對平等的解釋,是“立足點”而非“齊頭”。田徑中的賽跑,平等是架構在起跑點上,聞鳴槍後,只要不是偷跑,能跑多快跑多快,美國人和剛果人一律平等。不乏有小國參加奧運時選手是個位數,只選擇特定項目,但若是第一名,一樣拿金牌。

  信佛的王金平,當知佛陀便是“少數菁英”,卻以信念“統治”多數信眾。而且,被大家禮拜的神仙,他們是什麼族群?誰是台灣人?

  如果王金平知道“包容”是怎麼回事,當知少數族群與多數族群競爭時,在陣勢上就吃了虧,凡能殺出重圍而為“菁英”者,即意味他必是人中之傑,於黨是“黨寶”,於國是“國寶”,於社會是天賜福報,怎忍心以“少數”毒之呢?

  尤其,國民黨中本省籍黨員遠超過外省籍,莫非王金平認為凡外省籍者,即使是菁英,也不該容於黨內嗎?或被容也得低聲下氣嗎?

  政黨中的黨員彼此互稱“同志”,對政治有志一同之意也,這也是政治緣份,更何況國民黨不但從未虧待過王金平,他之有今日,正是國民黨長期栽培的結果。

  王金平既然饑渴於權力,國民黨又不能滿足他,大可離開另闢戰場。施明德這麼讚美他,又有意組“政團”,不妨聯手,年底“立委”選舉展現政團的實力給人民看,若席次能和國民黨、民進黨形成三分天下之勢,才顯示出國民黨對不起王金平,民進黨對不起施明德,兩黨都瞎了眼,而於二○○八或二○一二年組成“王施配”或“施王配”,光榮當選,統攬全局,不亦快哉!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