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到超越美國的時候 美爲何亂猜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8 07:53:04  


中美不要互為假想敵,有賴兩國領導人多多握手。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英國《金融時報》日前發表文章問道:美國人為何愛談“中國趕超”?關於中國將在何時超越美國的預言大多是美國人給出的。1992年,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後來出任過美國政府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的勞倫斯•薩默斯預言,根據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購買力平價估計,中國到2014年可以超過美國。薩默斯是出了名的“經濟學神童”,他的“計算”在當時的歐美主流輿論界引起不小的震動。1996年,著名的美國蘭德公司聲稱: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將上升為美國人的25.6%,並在經濟總量上超過後者。1999年,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出版新書《1999年:不戰而勝》,他給出的中國超越時間是2019年。 

  近段時間來,這個話題再度成為一個預測熱門,《華爾街日報》在去年10月份的報導中斷定,中國將在15年內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商業週刊》則在日前把時間表定在了“本世紀中葉”。

  環球時報報導,這些鐵齒銅牙般的預言,在中國讀者看來,無疑是親切而振奮的,你不能說這種“奉承”有多少的惡意,不過如果信以為真,則可能會陷入尷尬的苦惱。站在2007年展望,十多年前的薩默斯預言和蘭德公司的預測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所有對中美經濟和全球現狀有清醒認識的人們,都應該知道這兩個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差距。對中國來說,過去的三十年剛剛度過了溫飽的階段,內陸地區仍然面臨著艱巨的崛起任務,而在幾乎所有的產業中,中國公司仍然處在產業成長的尾端,甚至沒有掌握任何一個家用電器的全部製造技術。這仍是一個充滿未知數的新商業國家,超越美國顯然還不是一個應該討論的問題。

  為什麼美國人總是喜歡將“中國超越”當成一個話題來反復討論?答案可能有好幾個,一是沒話找話,跟中國“套瓷”;二是自我的警覺;三是希望以此話題達到某些戰略目的,如逼迫人民幣升值、加速中國壟斷市場的開放速度等等;四是眾多預言中的一個,在過去的三十年裏,美國學者曾無數次預言日本、歐共體甚至印度將超越美國,中國無非是這些假想對手中的一個。

  今日中國,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逼近,正掀起新一輪的“中國崛起熱情”,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甚至很可能陷入所謂的“對自己的崇拜”。在這種氛圍中,如何看待“超越美國”的預言,是一個並不輕鬆的清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