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中日友好 互利共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9 18:51:59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即將於11日至13日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新華社今天發表的評論文章“中日友好 互利共贏”表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又是“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隨著溫家寶總理對日本的訪問,中日間一系列紀念活動和交流活動將拉開帷幕。兩國人民都期待著中日雙邊關係由此步入一個更全面、更深入發展的階段。

  文章指出,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長河中的友好交流姑且不說,二戰結束後,友好相處一直是兩國人民的強烈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至上個世紀70年代初,日本政府追隨美國,堅持敵視中國的政策。但是在這段時間裡,日本各界要求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後馬上表示,要加緊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同年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結束兩國間不正常狀態,日本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聲明說:“日本方面痛思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失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在聯合聲明簽署的當天,中國和日本正式恢復外交關係。35年來,盡管兩國關係中仍不時出現一些這樣或那樣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友好合作始終是兩國關係發展的主流。

  中國和日本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國家,兩國關係的穩定與發展是維護本地區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早在80年代初,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就達成一項共識:中日友好是超越兩國關係中任何問題的頭等大事。

  日本在經濟、科技方面的優勢與中國在資源、市場方面的優勢,促使雙方更為積極地加強互利合作,特別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兩國經貿合作得到迅速發展。

  目前,日本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的貿易額已從1972年的11億美元擴大到2006年的2073.6億美元,增長了近200倍。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日雙邊貿易方式日趨多樣化,已經出現加工、轉口、服務等多種貿易方式並舉的局面,兩國的經貿合作正在向深層次發展。這種合作不僅有助於加速中國經濟建設,對日本經濟也產生了積極影響。在日本最近一輪經濟增長中,“中國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已是公認的事實。

  文章說,中日經貿合作給雙方帶來了重要利益,這已成為兩國關係穩定與發展的重要基礎。中日友好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經驗表明,妥善處理歷史問題是中日關係不斷發展的關鍵。目前,中日關係的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妥善處理好涉及兩國關係政治基礎的原則問題,不斷拓展和深化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充實戰略互惠關係的內涵。這不僅將造福於兩國人民,也有利於東北亞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只有這樣,中日才能互利共贏。


    相關專題: 溫家寳總理訪韓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