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民主”和“人權”只是政客演講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0 08:35:48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台灣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刊登文章說,昨日該報有一則新聞,報導一位腦性麻痺兒的父親,為坐輪椅的女兒爭取進入公園的權利,花了六年時間和高雄縣府“纏鬥”,才得以使公園入口的欄杆障礙物拆除。

  一個身障女子坐在公園裡享受和煦春日的平凡幸福,竟然是老父花了六年時間熟讀法令、四處陳情,才爭取得來的。這個故事令人感動於父女之情,也令人心酸於殘障者的境遇,卻令人憤慨台灣的人權水準。

  台灣的政治新聞每天都很熱鬧,但這種喧譁好像和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品質無關。台灣“立法院”裡的殘障福利法於一九九○年就已通過,但從政府主管的公共設施開始,“無障礙空間”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想。一位殘障者的家屬靠著自修憲法而產生了公民的“權利意識”,但六年中受到公務人員的顢頇對待仍使他挫折不已。這種場景如果發生在一個不文明社會,或許不足為奇,但當今政府不是號稱“人權治國”嗎? 

  文章指出,台灣社會的不正義處正在於此。例如“總統府”裡設個委員會可以冠名“人權”,但平等享用公共設施的權利卻不及於殘障者。政黨推動公投等政治活動可以標榜“公民權利”,但小市民依法尋求保障卻處處碰壁。政府高官談起台灣的民主改革皆頭頭是道,但對弱勢老百姓而言,拆掉公園障礙物的這一步“改革”,竟是有人六年告官的不屈不撓始能換得!

  “民主”和“人權”不該只是政客的演講詞,老百姓要的是能夠在日常生活裡用得上的民主和人權。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