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西原春夫:安倍晉三隨時會讓人捏一把冷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0 20:09:26  



  在深入談及靖國神社的問題時,西原春夫首先指出了靖國神社的象徵意義。他指出,19世紀的國家觀與21世紀的國家觀有很大的區別,19世紀的國家觀,是指18世紀到19世紀,以美國、歐洲和俄國為主的“帝國主義”。當時,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都曾受到過帝國主義殖民的侵略,作為小國的日本,為了避免遭到殖民的命運,於是發奮要擠身強國之列,也成功做到了。不過,沾染了帝國主義色彩的日本,也做出了殖民侵略的行為。而靖國神社以及在裡面供奉的為日本侵略戰爭死亡的軍人,正好就是19世紀帝國主義淋漓盡致的反映。

  西原春夫認為,到了21世紀,19世紀的國家觀應該一去不復返。21世紀的國家觀,很重要的一個關鍵詞,是“國家利益”,一個國家在考慮國家利益的時候,不能再閉關鎖國,需要與鄰國交往。在考慮與鄰國關係的同時,如何實現國家利益,這就是21世紀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西原春夫說,侵華戰爭,雖然日本國內有很多的說法,但他個人就認為,是日本主動挑釁而爆發的。日本確是有很多軍人在戰爭中死亡,但日本民眾也死傷也很多,而在戰場所在的中國,死傷的軍人和老百姓就更多。“為什麼靖國神社僅僅供奉日本的軍人?日本老百姓和中國老百姓,難道就不是生命嗎?”

  因此,西原春夫建議日相安倍,今年8月15日,不僅僅哀悼日本在戰爭中死亡的軍人和老百姓,更要哀悼所有被侵略國的受害的軍人和老百姓。此外,還應為對受害國造成物質上的破壞作出口頭上的謝罪和懺悔。日本的領導人,也應為了亞洲永遠的和平立下誓言。

  西原春夫期盼,安倍能在今年的8月15日哀悼戰爭中死難者以及為戰爭謝罪和懺悔,而日本方面可以把現場的情況,轉播到中國和韓國。而中韓兩國的人民,也應該一同為死難的同胞哀悼,祈禱世界和平。
(鳴謝:此次專訪翻譯,由東京大學博士祁景滢擔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溫家寳總理訪韓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