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和平發展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7 12:16:47  


蔡武會見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中國日報圖)
  中評社香港4月17日電/正在英國訪問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16日在倫敦舉行的中英媒體論壇歡迎晚宴上發表演講。蔡武說,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和平發展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1997年,中英兩國政府通過和平談判成功解決了香港問題,為兩個世界上非常重要國家的關系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蔡武說,中國政府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爭取到2020年使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0000億美元,人均達到3000美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蔡武說,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不斷總結自己發展經驗、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教訓之上,提出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對內構建和諧社會,對外致力於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等重大戰略思想。

  他說,和諧社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也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美好願望。中國提出的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建議與思想,就是力求促進各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互信共處,在和平、發展、合作、普惠的世界秩序下實現均衡發展,互利共贏,共同繁榮。蔡武主任表示,中國願意以實際行動推動各國人民的和諧相處,全球經濟和諧發展,不同文明和文化間的和諧進步。因此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體現了人類社會所追求的共同目標。

  蔡武說,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從1978年鄧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政策后開始的。改革開放29年來,中國人民找到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深化市場取向的改革,積極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中國的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綜合國力大為增強,人民的生活不斷改善。從1978-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473億美元增長到26000多億美元,在世界各國中排位第四,年均增長9.7%﹔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7600多億美元,在世界上排位第三,年均增長超過17%﹔這些成績的取得確實令人自豪。

  然而,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由於擁有13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在發展進程中還面臨著不少新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中國的發展還很不平衡。總之,中國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需要經過很長時期的艱苦奮斗。

  蔡武說,中英擁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均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國之間交往源遠流長,有過許多令人難忘的友誼篇章,也經歷過許多曲折困難。 57年前,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較早同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英兩國關系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蔡武說,目前在政治方面,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已成為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特點。一系列高層交往和對話,大大增進了雙方的政治互信。在經濟方面,無論是經貿、投資還是各領域的合作都展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兩國密切的經貿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另外,在文化方面,兩國簽署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躍,文藝團組互訪頻繁。中國於2004年在英國舉辦了文化年,此后連續幾年在倫敦舉辦中國文化季。英國也在中國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文化交流活動,大英博物館現正在中國故宮舉辦展覽。英國工商界初步商定將在2008年舉行 "CHINA NOW"大型文化活動。

  蔡武主任說, 目前中英雙方共同利益不斷擴大,重點領域合作成果顯著。中英關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已日臻成熟。隨著兩國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不斷發展,兩國在傳媒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增多,這種合作交流進一步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他稱,近幾年來,英國著名媒體派出強大的採編力量,從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各個方面集中報道中國以及中國發展對世界其它地區的影響,為使英國人民全面了解認識中國做出了努力。同樣,中國的主要媒體幾乎每天都有關於英國信息的報道,也都與英國媒體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

  蔡武說,北京即將迎來2008年夏季奧運會,倫敦將舉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是中英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和追求。奧運會這一世界體育盛會將是一條特殊的紐帶,把中國和英國緊緊聯系在一起。奧運會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合作機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