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刊論亞洲安全形勢:中日首現國力相當局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8 12:14:56  


21世紀初的亞洲安全形勢也受著五個因素的影響——日本與中國的抗衡、經濟的相互依賴、民族主義、民主和核擴散。
  中評社香港4月18日電/16世紀日本著名的劍道家和戰略家宮本武藏曾在他的兵法著作《五輪書》中寫道,一切的力量都可以通過五輪(即火、土、水、風和空)來體現。他認為,無論是戰爭、政治、決鬥還是一場簡單的茶道,其成功謀劃都取決於對這五個因素的控制,儘管它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而且通常沒有可比性。新華網刊載美國全國亞洲問題研究所的《亞洲政策》2007年上半年一期刊登邁克爾·格林撰寫的文章,題為《亞洲安全的未來展望:五輪書》,詳細摘要如下:

  21世紀初的亞洲安全形勢也受著五個因素的影響——日本與中國的抗衡、經濟的相互依賴、民族主義、民主和核擴散。這五個因素在該地區歷史上都不曾有過,彼此間看起來也沒有可比性,並且體現著國際關係中不同的競爭理論。美國對亞洲政策不能建築在對其中一個因素的理解上,而是應該深入分析五個因素是如何相互交織的。從這個角度出發全面地來看,有兩件事就非常清楚了。首先,儘管持久和平穩定的勢頭現在看起來很好,但亞洲的未來仍是個未知數;其次,美國在其中的作用在今後數十年中仍然不可或缺。

  日本與中國的抗衡

  五大因素中的第一個是在亞洲以前還未出現過的實力分配形勢。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國力相當的局面。上一次出現短暫的國力發展交叉點是在1894年,在那之後中國的國力迅速衰退,而日本則神速崛起。這種力量對比變化的結果正如一些唯實的戰略分析人士所預料的:1894年—1895年的戰爭以及中國的慘敗。

  如今,日本的發展速度在放慢,但同世界其他地區的傳統強國相比,仍然處於上升的趨勢,而中國的國力則在飛速提升。日本和中國在國力發展上各有韆鞦。中國擁有了獨立的核威懾力,日本則仰仗于美國的核庇護。日本的GDP仍是中國的4倍,但大部分經濟學家都預測這一差距將逐漸縮小。中國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日本則是八國集團與經合組織的核心成員。儘管中國在亞洲地區的軟實力似乎在逐步增強,而日本則停滯不前,但日本正通過強調全球化自由市場經濟理念和民主發展來彌補上面的不足。此外,日本在涉及有關伊拉克、北韓等的國家安全政策問題上表現出更強的國民意志。

  有史以來,亞洲的國際秩序基本上一直遵循著一種等級制度,這種格局也使日本和中國對新競爭關係的處理更加複雜化。同樣麻煩的是雙方都沒有料想到目前的這種力量格局。雖然戰後階段日本政界一直分裂成親台灣和親大陸兩派,但主流派別還是接受了吉田茂的戰略設想,即日本遲早能通過商貿將中國從蘇聯陣營里拉攏過來。東京方面的期望是,憑著日本更發達的經濟,它將有能力影響中國的戰略決策。

  與此相對,中國的領導者們在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後認為,戰後的秩序——包括東京戰犯法庭、日本的賠償以及日本的和平憲法——都是中國控制日本戰略擴張的砝碼。在幾十年中,雙方的砝碼確實都發揮了作用,然而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發現,它的經濟杠桿已經無力阻止中國試驗核武器以及對台灣發射導彈,而中國也開始發現,打歷史牌反而使日本的民族主義勢力更加猖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0月份對北京的訪問使兩國當時正趨於惡化的關係略顯穩定,但這無助於改變兩國間競爭抗衡的本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