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家:解放軍無人轟炸機已研製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9 09:38:30  


中國長空一號無人機地面展示。

  部隊燒鍋爐時比起以前吃過的苦根本算不了啥,不過,那時候終於能吃飽肚子了,要知道,從生下來到大學畢業前的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吃飽過,一直處於饑餓狀態。我就覺得部隊很好,部隊能管飽飯,不好好幹就對不起黨。自己雖然在燒鍋爐,但總愛琢磨一些事。後來,由於我的出色表現,以及扎實的理論基礎,"長空一號"研製伊始,我作為最年輕的技術骨幹被吸納到攻關小組,負責總體設計工作。剛開始,一些老同志不服氣,覺得讓一個毛頭小夥指手劃腳指揮很不習慣,但後來,他們看到了我的長處,覺得我有這個能力,也就習慣了。

  記者:能介紹一下“長空一號”的詳細情況嗎?

  趙煦:60年代由於中蘇關係緊張,蘇聯對我們的援助取消、專家撤離,空軍試驗用的拉-17無人靶機嚴重缺失,國家下決心搞自己的無人靶機,從而促生了“長空一號”。這個項目從1965年立項,到研製成功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1966年12月6日,“長空一號”首飛成功。

  “長空一號”是大型噴氣式無線電遙控高亞聲速飛機,可提供地空導彈、空對空導彈打靶或防空部隊訓練。它採用典型高亞聲速佈局,機身細長流線,機翼平直,展弦比大。水準尾翼呈矩形,安裝在垂直尾翼中部。機身前、後段為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發動機及其進氣道裝在機身下部的吊艙內。翼尖短艙、尾翼翼尖、進氣道唇口,機頭與機尾罩均用玻璃鋼製造。中單翼結構的矩形機翼採用不對稱翼剖面。機翼翼尖處吊有兩個翼尖短艙。水準尾翼安裝在垂直尾翼中部,平尾和垂尾均採用對稱翼剖面的矩形翼面。

  “長空一號”的起飛非常有特色,採用一架可回收的發射車進行助推起飛。其實,當初這個起飛是困擾我們的最大難題,一次,無意中在一張澳大利亞“金迪維克”小車圖片的啟示下,我似乎找到了地面起飛車的靈感。後來,在設計過程中,我們將飛機固定在發射車的三條短滑軌上,發動機艙底部有一推力銷,用於固定。起飛時飛機發動機起動,帶動發射車開始滑跑。當滑跑速度達到275千米/時,飛機已經得到足夠的升力可以升空。這時推力銷在發射車上的冷氣作為動力,飛機脫離發射車,開始爬升。發射車因無動力而減速,隨後地面人員發出無線電指令,拋出制動傘,並控制刹車使發射車停住。這種發射車可重複使用。發射車內裝有航向自動糾偏系統,確保在1000米滑跑距離內航向偏離維持在30米內。發射車助推起飛改變了前蘇聯用有人機在高空投放靶機的歷史。

  “長空一號”由機上程式機構控制,可按預定設計的航線飛行。也可由地面站的地面領航員經無線電指令遙控飛行。自主飛行時,依靠自動駕駛儀穩定和控制飛機。自動駕駛儀有俯仰、滾轉、航向和高度四個通道,分別控制飛機的升降舵、副翼、方向舵的偏角和發動機工作狀態。每個通道互相獨立、互相交聯。自動駕駛儀的部件包括陀螺平臺和航向陀螺、速率陀螺儀組、程式機構、高度信號器,放大器,變流機及電動舵機等。

  遙控飛行時,機上由天線、高頻組合。接收機和發射機組成的應答器負責接受地面信號,然後識別指令,引導靶機。機上另裝有遙控指令接收機,通過接收機-解碼器單元,可以傳輸24個遙控指令到自動駕駛儀或其他需要操縱的裝置。地面人員還可通過無線電遙測設備來監控自動控制系統及其他設備的工作。遙測系統有52個通道,能連續向地面提供飛行速度、高度、迎角。發動機溫度及轉速等資訊。

  “長空一號”作為靶機使用時,能往返進入射擊區域2-3次,以便進行多次訓練。因“長空一號”本身體積很小,為在視覺類比體積較大的敵機,機上一般裝有曳光管或拉煙管。機上還裝有紅外增強翼尖吊艙,被動式雷達回波角反射器,機尾帶4枚“海鷹”1號紅外曳光彈,增強紅外和雷達特徵。靶機如未被擊落,可遙控其著陸回收。

  “長空一號”作為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種多用途噴氣式無人機,開創了一個先例,奠定我國無人機發展的堅實基礎。

  記者:包括“長空一號”在內。趙總可謂碩果累累。重要的成果都有哪些。

  趙煦:除我剛剛介紹的“長空一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爭氣機”的研製工作外。後來,我相繼完成了三代大型無人機的研發。70年代末開始研製靶五乙靶機。為了促進國家武器裝備發展,解決靶機奇缺、時間緊迫、空中目標真實性的問題,將退役的米格-15比斯飛機改研為實體型靶機。在研製中,我推算出了退役的米格一15比斯飛機低空及中高空使用不經人工試飛的可能性,改變了前蘇聯用人工試飛的做法;採用了“機輪點刹糾偏與氣動糾偏效果相似”的方法保證了滑跑精度;採用程式控制辦法,完成靶機自動滑跑、拉起離陸。收起落架。爬升功能控制;採用無線電指令遙控靶機平飛,盤旋。上升、下滑等控制,同時可以完成硬著陸回收。1984年6月首飛一次成功,經檢驗,性能優越,總體技術僅次於美國和前蘇聯同期的靶機。90年代研製超聲速靶機。

  隨著空軍武器裝備的發展,“長空”和“靶五”等亞聲速靶機已經不能滿足第三代空對空導彈的靶試要求。利用某型飛機改研超聲速無人機於1990年10月被正式批准立項。經過近5年的刻苦攻關,先後進行了幾十項大型試驗論證,研究解決了“不可變參的類比式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對大空域大速度域的全許可權控制”等十大技術難題,實現了“自動控制的選型”等三大理論突破,1998年完成設計定型,各項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該成果2000年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不斷向更高科學技術邁進的過程中,我成功實現了三大跨越。靶五乙靶機的研製成功,開創了我國用有人飛機研製無人飛機的先河,為退役飛機找到了一條理想的昇華價值的“再生”之路,不僅滿足了導彈試驗的需要,而且拓展到了其他用途。超聲速無人機的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躍居繼美國、前蘇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超聲速無人機的國家,使我國的無人機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標誌著我國實體型無人機形成了系列生產能力。

  記者:你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無人飛機發展之路。

  趙煦:是的。在努力追蹤世界高新技術發展前沿,瞄準世界航空武器裝備的先進水準,立足國情、軍情及現有裝備和技術,在有人機的基礎上研製無人機,我們可以用盡可能少的經費在盡可能短的研製週期內研製出高水準的武器裝備,並最終形成了自主創造新技術與積極融合新技術相結合,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無人機知識體系;形成了理論與實踐相互驗證、分課題研製並行展開、設計與生產相互補充、仿真與試驗試飛相互結合的科研之路;形成了黨委集體領導之下總師負責體制、組織計畫體制和引進競爭機制、軍民結合的研製生產體制;形成了集加工生產、機務維護、應用訓練為一體的保障體系。

  記者:你研究成果的重大意義在什麼地方。

  趙煦:根據國情,我們必須走利用有人機來改裝無人機的做法,實現變廢為寶,可以為空軍退役飛機找到理想的出路。這些年,我們研究的幾個無人機型累計為國家創造價值上百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