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留學生海外生存狀況 面臨六大壓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9 09:50:27  



  這一點,陳莘就有很深的感受。她在國內讀書時,過英語六級很輕鬆,她認為走出國門應該不成問題。但是沒想到,剛上飛機,就感受到語言的障礙了。
 
  “在香港登機,從安檢到海關再到上飛機都說英語,一下子覺得整個世界變了!”她說,從那時起,她時常感覺到,自己流利的英語竟不好用。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要買前往牛津的巴士車票時,簡直懵了。賣票的阿姨說的一口英語,竟然完全不懂!幸好當時在機場拉到一個女孩幫忙翻譯,才買了票。 

  原來,英國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個賣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聽很難聽懂。而我們在國內學的大多是美國發音,但在英國的普通生活中,常見的卻是五花八門的口音。分析不同國家英語有差異 。

  要想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留學生,需要融入當地文化,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這又給只學了標準英語的留學生帶來了困難。有很多來留學之前十分優秀的學生,來之後發現很有遊離感,心理壓力很大。 

  壓力4:文化 

  中國乖學生被認為沒出息 

  彭丹凝是一個適應能力非常強的廣州女孩,她在英國洛丁漢大學讀博士時,感受到了很多東西文化衝突的力量。

  她對文化的差異很敏感,到英國後,很快適應了這種環境,融入到當地的圈子中去,不同國家同學的聚會,都會邀請她。也因此成了很多難以適應這種衝突的中國留學生訴苦和求助的對象。 

  有一個臺灣籍留學生,幾乎是哭著來找彭丹凝。她是臺北大學的高材生,在臺灣時已是個出色的律師。但沒想到的是,來到英國後,她的成績常常不及格。極大的心理落差,讓她非常痛苦。 

  彭丹凝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中國,老師一般強調權威的結論;但在英國,老師則強調論證過程。英國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差異,很多中國學生得不到英國老師的器重。在英國老師眼中,按老師的話辦事的學生是沒出息的,沒有培養價值!對策出國前進行系統培訓 。

  如果留學生出國之前,能有系統的培訓,告訴他們到國外可能遇到的情況,讓他們有所準備,那他們將可能少走許多彎路!然而記者從留學生管理部門瞭解到,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程式,也沒有這樣的仲介機構做這些事。 

  壓力5:歧視

  被人欺負還要遭學校勸退 

  記者採訪中,還有不少留學生提到,在海外他們有被歧視的經歷。這些成為了他們心中難言的傷痛。 

  一些留學生反映,在英國,就有一些地區有種族主義者,對中國和越南等國家留學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剛一開學的一個學期,就有11個中國留學生被打傷。有過親身經歷的留學生反映,那些人在路上不經意用中文向你說話,你若回答,確定你的國籍,就會欺負你。 

  這些時候,他們不敢報警,一是人在異鄉怕被報復,同時還擔心學校會讓你退學——學校通常不管這些事,且怕你被種族主義分子打成重傷甚至出人命,為了不承擔責任,寧願先讓你退學。
 
  許多有過這種經歷的留學生晚上不敢單獨出門,在心裏留下永遠的痛。 

  壓力6:工作 

  留學生找工作兩頭不討好 

  留學生人數增多,學位含金量下滑,這使大部分留學生都要回國就業。而國內企業的用人標準也在改變,不再迷信一紙洋文憑。國內國外,同等對待。留學生失去了原有的競爭優勢。 

  目前還在英國讀書的小陳,心情就很焦慮。她以專業第四名、留學生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本想留下來工作,但之後的大半年她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邊投簡歷,邊打零工補貼生活。這時,家人不斷打電話催促,更讓她倍感壓力。她的精神開始變得緊張兮兮,總是覺得欠家裏太多,總是莫名其妙擔心爸媽出事,擔心自己出事。一次,她和室友正聊天,有電話打來沒接到,她堅持認為家裏出事了,竟然大哭起來,令室友手足無措。對策放低身段回歸平常心。
 
  專家指出,現實的壓力面前,留學生們需要的是良好的心態:出去前客觀看待,出去後從容面對,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社會也應該積極引導,去除光環,也減少壓力,回歸它應有的本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