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股市反彈有力,調控壓力仍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1 10:23:43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昨日本港及內地股市繼前日的“四一九”下調後,都出現了較大的反彈。本港股市回升逾二百點,國企指數跟隨內地股市上揚,更回升超過百五點。公開招股時超購逾二百倍的內地房地產股碧桂園,於昨日上市也令市場增添旺氣。昨日內地股市同樣出現了強力反彈,幾乎已收復了前日的失地。上海綜合指數收市時上漲近百分四,深圳成分指數收市時上漲更稍高於百分四,兩市成交達到二千四百多億,交易量龐大顯示反彈有實力。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前日上海及深圳股市均受到中國公布首季經濟數據影響,跌勢較大,頗有“二二七”黑色星期二股災的氣味。當日上海綜合指數跌逾百分四點五,深圳成分指數更跌逾百分五點二,為近期較大幅的下調。“二二七”大調整後滬深兩市均很快回復旺氣,並迅即再創新高。“四一九”調整幅度遠未及當日之深,而昨日的反彈更差不多抹去上日跌幅,故預期日後繼續找尋高位的後勁仍在。中國股市的最根本利好因素來自:(一)經濟仍將維持穩定高速增長,令企業利潤前景向好;(二)入市資金供應不虞或缺,近期新基金集資大幅增加,居民開戶熱烈非常,滬深兩市總戶數已超過九千萬個,之前數日還曾創下單日開戶達二十三萬個的新高,反映全國熱炒之風有日趨火爆之勢。近日出版的今年經濟藍皮書(春季號)亦指出,年內股市仍將維持牛市走勢,究其原因除上述外,還有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和股改完成的利好效應等。
更值得注意者是,中國股市雖然仍相對封閉,外資進入規模受限,但其國際影響力卻不少。“二二七”跌市曾引發全球性調整,這次“四一九”跌市亦曾引起一些回響。當日星、日、台等亞洲主要股市跟風下跌,歐美股市初段亦曾受壓。這又再次證明中國市場的動向,已成為國際市場的關注點。因此影響中國市場的因素,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及金融政策,今後將續受舉世注視。

  社論指出,事實上“四一九”跌市的主因,乃首季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及通脹有一同上行之勢,引致對中央加強宏觀收緊措施的預期增大。不少評論均預計,今年內中央將會繼續出台緊縮措施以防過熱,包括貨幣政策方面的加息及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今年來已加息一次及上調準備金率三次,反映措施出台頻率有加大跡象。以目前情況看,加息的可能性確已增大:首季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二點七,已與一年期存款利息相若,扣除利息稅後已實際上出現了負利率。因此,未來加息約半厘亦屬合理:這樣也只是維持正利率的中性措施,算不上大力收緊。同時,為減低資金流動性過剩,央行還可能繼續提高準備金率。另一方面,這些宏調措施能否有效冷卻股市卻成疑問。看來,為防股市出現嚴重泡沫,當局或須採取專門針對市場的措施,特別是加快讓新股上市的擴容步伐。這將使市場能更健康發展,也可對穩定國際市場作出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