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雄二E巡航導彈射程超越上海 隨時量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3 10:11:42  


台灣雄二導彈試射。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台灣中科院自行研發的“雄二E”巡弋導彈,原本台灣軍方所提作戰需求射程為六百公里,但經多次關鍵技術突破,試射後已超越原定目標達八百公里,並已通過戰術測評,隨時可量產服役。

  中國時報報道,台灣高層又進一步指示,要求“雄二E”射程必須提升到一千公里,目前台灣中科院正克服導彈渦輪引擎的耗油技術,預計明年可達成目標。 

  試射八百公里還要再提升 

  據了解,台灣軍方把“雄二E”巡弋導彈定位為“戰術反制”武器,而非“戰略嚇阻”裝備,一則是巡弋導彈只能攜帶傳統彈頭,二則攻擊目標只限定以軍事設施為主,因此儘管射程已超越攻擊上海所需的七百公里,但台灣軍方反制計畫並未列入上海等“戰略目標”,繼續尋求增加射程,目的在於攻擊解放軍二、三線機場所需。 

  研發六年每年耗資廿二億 

  報道說,台灣軍方初期預定量產五十枚“雄二E”巡弋導彈,不過也有台灣軍方內部人士評估,以“雄二E”攜帶的彈頭,要完全破壞一座解放軍中型機場,至少需要八枚以上導彈,而且解放軍在二至四小時內可能完成跑道修護,如果要遏止解放軍二、三線戰機後援,恐怕生產兩百枚都不夠,而實際對解放軍的傷害也極為有限,是否該繼續發展巡弋導彈,在政治代價和軍事效益間,有必要進一步衡量。 

  台灣中科院從兩千年開始,以“雄昇計劃”為代號,原計畫以六年時間,每年編列二十二億元的預算進行“雄二E”研發,原已達成射程六百公里的作戰需求,後為提升射程,台灣“國防部”去年繼續編列投入數十億元研發這種“特種導彈”。 

  解放軍廿餘導彈旅列為目標 

  “雄二E”巡弋導彈,是以美國戰斧巡弋導彈為設計藍本,可以說是“台灣版戰斧巡弋導彈”,不過美軍的BGM-109Tomakawk戰斧Ⅲ型攻陸巡弋導彈,射程可達一千六百公里,“雄二E”巡弋導彈目前在精準度上已接近戰斧導彈,但因無法獲得美製渦輪引擎技術,射程目前僅能達其一半。 

  據了解,解放軍分駐於福建、廣東、安徽、雲南、河南、湖南等地二十多個導彈旅,都被列未來“雄二E”巡弋導彈進行反制攻擊的首要目標,另還包括沿海六百浬內的機場和防空導彈陣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