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扣押美間諜船普韋布洛號 成愛國教育基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8 18:41:21  


朝鮮將領在介紹美國間諜船“普韋布洛”號的歷史。(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4月28日電/國際先驅導報發自平壤的報道,在“普韋布洛”號上,記者對朝鮮式愛國主義教育進行了一次親身體驗。 

  不久前,韓國媒體報道稱,朝方在與3月下旬來訪的美國新墨西哥州州長理查森會談時曾透露,朝鮮“有意返還”1968年朝鮮捕獲的美國武裝間諜船“普韋布洛”號。消息一經傳開,立刻引起人們的關注。為一探究竟,記者在申請獲得批准後,登上“普韋布洛”號,也從當年參與俘獲該船的朝鮮人民軍軍人口中,得知“歸還”是“不可能的事情”。

  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普韋布洛”號武裝間諜船目前停靠在平壤南部大同江畔、離“忠誠大橋”不遠之處。這裏曾是1866年9月平壤市民火燒入侵的美國海盜船“舍門”號的地方。岸邊的一塊石碑記錄了這一歷史。石碑和“普韋布洛”號一起,成為美國侵略朝鮮的歷史見證。

  當年“普韋布洛”號被捕獲後,就一直停靠在元山港供人參觀。1999年3月20日,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觀,從而更好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朝鮮把這艘船拖到了大同江畔,與一百多年前火燒美國海盜船“舍門”號的遺址一起,建成了一個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和外國人參觀的景點。不過,需申請批准後,方可登艦。

  殘留彈孔至今清晰可見

  “普韋布洛”號全長53.8米,寬9.8米,航速為每小時13海裏,排水量為906噸。該船於1932年建造,原為美國海軍中的運輸船。1966年被改裝為武裝間諜船,裝備著當時最先進的各式偵探設備,主要用於探測和監視朝鮮人民軍在東海岸地區配屬的雷達及通訊設施。當時美國共有3艘這種間諜船,而被朝鮮捕獲的是“普韋布洛”2號。

  朝鮮祖國解放戰爭紀念館的一名女講解員帶領我們參觀了“普韋布洛”號武裝間諜船。在“普韋布洛”號上,從前到後依次排列著情報綜合室、艦長室、無線電室、密碼室、武器庫、軍官食堂、水兵食堂等各式艙室。這其中,武器庫牆上殘留的幾十處大小彈孔尤為引人注目。據介紹,這些彈孔都是當時被朝鮮海軍的炮彈命中後的痕跡,都被特意用紅色圈住。

  在船內的各個顯眼之處,則張貼著被俘美軍舉手投降、美方船長在供認書上簽字、美國政府的謝罪書等許多大幅照片。
  聽說外界傳言朝鮮要向美國歸還的消息,當年親自參加捕獲的“普韋布洛”號的金鐘錄大校卻斬釘截鐵地對《國際先驅導報》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說:“偉大的領導者金正日當年曾說過,決不會返還‘普韋布洛’號武裝間諜船。因為這是我們的戰利品。”

  披露捕獲過程“小插曲”

  當年參加捕獲“普韋布洛”號間諜船的7名戰士中,有兩名現在成為這一事件的專職講解員,金鐘錄大校就是其中的一名。當年他只是一名班長。當記者問起當時參加捕獲行動的心情時,他說:“當時心中充滿的是仇恨,並沒有感到緊張。”

  在船艙的士兵食堂,負責管理這艘船的海軍士兵為《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放映了一段錄影資料,記錄了當年捕獲和處理這艘間諜船一些鮮為人知的情況。

  1968年1月23日,偽裝成民間“海洋調查船”的“普韋布洛”號第17次侵入朝鮮領海,對朝鮮的軍事設施進行偵察活動。朝鮮人民軍海軍艦艇要求這艘不明國籍的船隻停船檢查。“普韋布洛”號不僅置之不理,反而首先開槍。朝方艦艇立即予以還擊,三發炮彈擊中該船,當場打死一人,重傷3人。隨後,人民軍戰士乘坐魚雷快艇登上“普韋布洛”號,控制了駕駛艙,一舉捕獲該船。

  錄影顯示,當時由於語言不通,強行登船的人民軍戰士不知道船上有多少人,此時一名戰士拿出一張海圖鋪在桌上,畫了一個大鼻子的洋人,然後在後面畫了一個等號和一個問號。船長布克領會了他的意思,在後面寫了“83”的數字。“普韋布洛”號就這樣連同它的83名艦上人員落入朝鮮人民軍手中。

  此事件被稱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方對朝鮮進行武力挑釁而遭到失敗的“三大事件”之一,當時震動了世界。直到1968年12月23日,美國在板門店簽署“謝罪書”,承認侵入朝鮮領海,並保證今後不再發生此類事件;朝鮮則“驅逐”了被捕的83名美軍(包括一名死亡者)。而“普韋布洛”號則留在了朝鮮,作為一件戰利品和進行反美教育的教材公開展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