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加劇歐俄間的不信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1 10:05:14  


美軍反導系統的海基X波段雷達。
  4月26日,北約26個成員國的外長舉行會議,重點討論北約戰略導彈防禦問題。在會議召開之前,俄羅斯普京總統提出,俄將停止履行《歐洲常規力量條約》。可見,俄羅斯決心就歐洲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問題進一步加大壓力。俄歐關係再次面臨考驗。 

  俄羅斯有不被尊重的感覺 

  4月20日,歐洲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的委員曼德爾森說:當前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正經歷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誤解和不信任。顯然,這位歐盟高官擔憂的不是歐俄在安全、能源等問題上存在的利益摩擦,而是這些衝突背後的誤解和不信任。儘管俄羅斯與歐盟北約之間不乏溝通管道,而且俄羅斯與歐盟核心大國的首腦會晤頻繁,關係非同一般,但俄羅斯在心理上總有一種不被尊重的感覺。 

  俄羅斯一直對北約的存在和東擴的動機抱有警覺,理所當然對其在波蘭、捷克部署導彈一事反應強烈。由此引發的誤解和不信任,嚴重影響到俄歐關係的方方面面:能源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雙方都存在摩擦。而在歐盟看來,俄羅斯將歐盟東擴視為對其“私有領域的侵犯”。在能源問題上,“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在利用能源武器作為政治工具”。 

  導彈防禦問題引出的歷史積怨 

  冷戰結束以來,歐俄關係的起起伏伏的確像一面鏡子,拆射出俄羅斯由一個超級大國退回到地區大國的尷尬和不適。在俄羅斯人看來,歐洲是俄羅斯的傳統政治舞臺,也是俄羅斯文化和心理的最終歸宿。俄羅斯失去了世界大國的地位,但不能失去在歐洲的位置。俄羅斯看重歐洲,特別是上世紀柏林牆突然崩塌後的非常時期,面對急於投入歐洲懷抱的前華約成員國,以及落魄的俄羅斯渴望歐洲兄弟“拉一把”的心情,沒有充分心理準備的歐洲不知所措了好一段時間。歐洲不知道如何與“巨人”俄羅斯打交道,更不清楚如何引導俄羅斯。歐盟雖然敞開大門接受突然出現的新地緣政治現實,但並不表明歐盟當時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戰略。

  然而,華約解體,北約意外得到了“收編”前華約成員國的良機。儘管俄羅斯認為,西方作出的種種反應是為了填補蘇聯解體導致的安全真空,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徹底削弱俄羅斯。但急於融入歐洲的葉利欽政府還是不得不與北約約定東擴的界線。可以說,不信任也由此開始。 

  歐洲內部分歧對俄歐關係的制約 

  歐洲如何處理前華約成員國的安全問題,首先成了歐俄關係的一個摩擦點,由此引發的不信任延續到現在。俄歐有關美國在波蘭、捷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爭吵,只是再次凸顯出這種不信任。讓觀察家困惑的是,一方說是部署防導系統,目的是防禦伊朗和朝鮮的導彈;另一方則說,在其邊界部署防導系統,威脅到自身安全。稍有常識的人恐怕不會相信,伊朗和朝鮮有能力、有意圖攻擊波蘭和捷克。而部署有限的導彈攔截系統,就能對一個導彈大國造成威脅。這些理由看來都不成立。顯然,雙方的理由都站不住腳,然而各方卻不接受對方的解釋,溝通不了。 

  問題出在哪里?眾所周知,歐俄早已不將對方視為敵人。或者說,各方再次形成冷戰式的軍事對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麼,可能的解釋就是,誤解和不信任。俄羅斯不滿西方仍然以冷戰的視角觀察俄羅斯,認為北約的擴大與歐洲安全保障沒有任何關係。北約東擴是不是針對俄羅斯的軍事和政治上的擴張?北約是否有此戰略設想?歐俄在該問題是否存在著誤解?這些是問題的關鍵。有兩點是肯定的:建立一個“大歐洲”一直是歐盟的目標;而一些前華約成員國明確提出加入北約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安全保障。這明顯是針對俄羅斯的。 

  前華約成員國在加入歐盟之後,不僅沒有促進歐俄之間的理解,相反還加劇了彼此的誤解和不信任,在某種程度上還阻礙了歐俄之間的溝通和對話。這一方面可以理解為,一些前華約成員國確實是抱著反俄的意願加入北約的;另一方面也說明,接納這些國家加入北約,已經嚴重傷害了俄羅斯的自尊心。因為這導致的結果是,北約在為這些國家提供防範俄羅斯的保護傘。這讓俄羅斯不得不對北約存在的動機和理由產生疑慮。 

  美國的介入加深了歐俄之間的不信任 

  此外,美國的介入也對歐俄之間的不信任和誤解起著負面的作用。比如,美國布什政府將歐洲分為“老歐洲”和“新歐洲”,就被歐洲人認為有離間歐洲的意味。而美國以“新歐洲”作為建立歐洲導彈防禦系統的起點,一方面,間接地將俄羅斯從歐洲集體安全框架中分離出來;另一方面,美國有利用歐洲內部在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問題上分歧的嫌疑。為此,北約秘書長夏侯雅伯說,北約導彈防禦必須基於“盟國安全不可分”的原則,即所有北約盟國必須得到導彈防禦系統的保護。這應該看作是對美國單方面在前蘇聯國家部署導彈防禦系統的不滿。 

  “盟國安全不可分”的原則顯然不能消除俄羅斯的擔憂。在俄羅斯看來,歐洲的導彈防禦應該是包括俄羅斯在內的統一系統。美國單方面的部署,排除俄羅斯,強行將歐洲納入到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中,目的是為美國數十年後軍事外交戰略作物質準備。這並非僅僅是把導彈部署到俄羅斯家門口的問題,因為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一旦建立起來,將使美國戰略對手的潛在攻擊性喪失;其次,任何導彈防禦系統在技術層面上都有可能轉變為進攻系統。美國國防部長近日專程為該問題出訪俄羅斯及有關東歐國家,但俄羅斯還是宣佈停止履行《歐洲常規力量條約》。可見,各方的誤會以及背後的不信任並不那麼容易消除。(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