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兵兩路 大搞能源外交 謀與中印抗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1 10:14:23  


4月29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哈利法(右)在首都阿布扎比會見到訪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雙方表示將在經貿和投資領域加強合作。(新華社圖)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結束訪美後,從4月28日開始中東之行。首相官邸表示,安倍此次訪問中東的目的是確保能源安全,並對中東局勢“進行參與和發揮影響”。與此同時,日本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29日訪問哈薩克,旨在確保核燃料鈾資源的“權益”。兩個訪問團均包括龐大的民間商業團隊:日本經團聯180人隨行安倍進入中東;約200人的官民聯合訪問團跟同甘利明訪問哈薩克。日本帶著對中印等能源主要消費國的競爭意識,積極推進能源外交的“黃金周”。

  人民日報報道,安倍的中東之行先後訪問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卡達和埃及,這幾國在日本的石油進口量中佔七成以上。據日本各大媒體報道,安倍與沙特國王阿卜杜拉會談時,提出將位於沖繩的一部分國家石油儲備基地,提供給沙特使用,當發生石油危機時,沙特將該基地所儲石油優先供應給日本。對於沙烏地阿拉伯來說,這項建議可使它在亞洲擁有新的石油儲備據點,日本、沙特“各有所得”。據報道,兩國今後將就此進行正式協商。在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訪問中,安倍與哈利法總統的會談,也以深化能源領域的經濟關係為中心,決定在兩國間建立閣僚級共同經濟委員會。

  甘利明在出訪哈薩克前的記者會上,用“歷史罕見”一詞來形容此次官民聯合訪問團中電力公司、商社、核能企業等民間商業人士的數量之多。他稱,在此次訪問中,民間企業將在日本政府的支援下,與哈方在核能領域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4月30日日本企業將就鈾礦開發“權益”等內容,與哈薩克簽定約20項文件。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近期能源外交的動向有兩個特點。一是“官民一體”,政府與民間企業“聯合出擊”;二是以本國的能源技術及設備方面的優勢換取能源,力圖與能源供給國建立多層次的能源合作關係。在沙烏地阿拉伯,日本希望通過提供石油儲備基地強化合作關係;在哈薩克,日本獲取鈾礦權益的同時,對哈薩克提供原子能方面的技術支援。

  確保石油供應,獲取鈾礦權益。活躍的能源外交“黃金周”背後,是日本對世界資源競爭的認識和戰略。甘利明在回答日本媒體提問時表示,資源競爭正從石油競爭轉為鈾競爭,日本的強項是節能技術和原子能相關技術,日本將利用這些優勢增強交涉能力。他還表示今後將把ODA(政府開發援助)與獲取能源掛鉤,使之轉化為“戰略性ODA”。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