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尊重民意 務實進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1 11:00:35  


  中評社香港5月1日電/行政長官曾蔭權昨天表示,做好特首這份工的關鍵,在於走出禮賓府,將來公共政策會有更廣更深的民眾參與,政府要盡早與市民溝通,在決策之初吸納民意。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曾特首的講話意味著民意將成為決策的核心,體現了特區政府管治思維的一大飛躍。人們希望曾蔭權在放下精英心態、摒棄閉門造車的同時,既尊重民意,又不做民意尾巴,堅持以民為本和務實進取的精神,在未來關鍵五年領導政府和市民發展經濟,推動轉型,逐步解決香港的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曾蔭權在高提名、高選票和高民意支持率下當選, 一般認為他挾“三高”優勢,有助以強勢姿態進行管治。但曾蔭權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深知接受民意考驗不僅僅是在選舉工程中,更重要是在管治過程中,這是特首這份工能否做得好的試金石。 
 
  曾蔭權月前在《香港家書》中表示,通過參選有所感悟,過往政府官員自視為精英,閉起門來作決定,容易脫離實際和背離民意。昨天他又表示,以往政府制訂政策時常常問自己,可以為市民做些甚麼,其實問錯了問題。實際上,從回歸前倫敦決策香港公務員執行,到回歸後特區政府一度閉門造車制訂政策,其弊端都是自視精英,“做民之主”。曾蔭權決心轉變政府制訂政策的思維,真正做到民主決策,不僅來自他在選舉中的感悟,而且來自於對自己40年公務員生涯和回歸十年來政府施政經驗教訓的總結。 
 
  社評指出,過去特區政府的一些重大決策和措施,或引起爭拗和內耗,或議而不決、決而難行;或遺留負面影響,甚至引發民怨,主要癥結在於與民眾脫節、與民意隔膜。曾蔭權表示,將來政府作出重要決策前,會一層層地接受民意考驗。這無疑是值得歡迎的轉變。但也要看到,民意是複雜的,既有局部的民意,又有意見不同甚至矛盾的民意,而且民意往往傾向重視眼前的利益。

  因此,政府既要尊重民意,又要務實進取,通過求同存異,協調各方利益,凝聚不同階層民意,形成有利社會整體利益的共識。市民選出特首,不僅希望特首廣納民意,而且希望特首能承擔起領導政府和市民的重擔,以前瞻和務實進取的精神,敢於排解意見分歧,果斷作出決策,為香港的未來策劃籌謀,再創輝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