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梟龍戰機將展翅飛向亞非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2 13:04:28  


中國“梟龍”戰機。(資料圖)
  據俄《生意人報》4月26日報道,俄羅斯已經同中國達成了用RD-93發動機共同組裝“梟龍”戰機並向第三國出口的協議,俄報稱普京已經在許可證上簽字,並且得到了包括國防部在內的俄羅斯有關各方的同意。此舉為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150架“梟龍”戰機提供了可能。
  
  “梟龍”,中國稱其為FC-1,巴基斯坦則稱為JF-17“雷電”戰鬥機。它是中國第一種完全基於市場需要而研製的戰機,今年3月上旬,中國已經向巴基斯坦空軍交付了首批兩架飛機。

  “梟龍”:瞄準中低檔戰機市場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走出國門,幾乎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但是,中國軍工的產品卻遠遠沒有像其他中國製造那樣那麼暢銷。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一組數字:在常規武器方面,從2000年到2004年,俄羅斯共出口269.25億美元,美國出口259.3億美元,而中國出口僅為14.36億美元,只有美國的約1/20。在出口武器技術含量上,中國與美俄兩強也有較大差距。
  
  從全球來看,軍火貿易仍然是世界上最賺錢的買賣之一,是許多國家獲取經濟利益,保證本國軍事工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任何一個具有武器生產與出口能力的國家,無不想方設法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進入21世紀以後,發展中國家的軍用飛機普遍面臨著更新的問題,大批過時的中國產殲-6、殲-7、強-5,蘇制米格-21,美制F-5以及法制幻影III和幻影V等戰機需要被替換,總數約有數千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一航成飛與國外合作,專為開拓海外市場而研發了新一代多用途輕型戰鬥機,這就是“梟龍”。
  
  “梟龍”飛機具有輕小、廉介、並可大量裝備的特點,它採用了單座、單發、兩側肋下進氣的佈局,裝備了全翼展前緣機動襟翼和邊條翼,機體整體氣動佈局緊湊合理,具有突出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全機共有7個武器外掛點,最大外掛量達3800公斤,外掛武器裝備種類包括近距空對空導彈、中距空對空導彈、常規、精確制導炸彈等。除了執行空中優勢爭奪任務以外,還可執行戰術偵察、近距離火力支援等多重任務。

  不過,與其他中國自主研發的飛機一樣,由於技術水準的限制,“梟龍”仍然有兩個明顯的弱點:動力與雷達。在動力方面,目前外銷批次採用的是俄羅斯RD-93型發動機,不過,有消息說未來“梟龍”也會換裝國產發動機。雷達方面,中國的製造的雷達系統也依然需要改進,外銷型號則可能根據用戶的需要選用西方的產品。
  
  客觀的講,在總體作戰效能和武器的現代化方面,“梟龍”戰機已經基本達到了三代戰機的水準,滿足了現代戰爭和軍用市場的要求。  
  
  出口前景:潛在客戶都是發展中國家
 
  目前,“梟龍”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主要是F-16,雅克130和韓國的T-50等等。與這些對手相比,“梟龍”最大優勢就是它的售價。
  
  此前,巴基斯坦防務專家塔拉特•馬蘇德中將在接受北京的《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表示,一架全新的F-16的售價大約為3000萬美元,而巴方訂購的“梟龍”戰機價格約為每架800萬美元。考慮到巴基斯坦已經投資參與了此前的研製工作,所以“梟龍”面向其他國家的售價應該會高於這個數字,估計在1000萬到1500萬美元之間。即便如此,“梟龍”的售價仍然遠低於F-16。
  
  除此之外,中國在售後服務中也有優勢。在飛機維護、部件提供、技術支援、人員培訓等方面,中國同樣能提供質優價廉的設備和服務。相比之下,美俄等國的先進戰機維護費用就要昂貴很多,不少發展中國家在購買了飛機之後由於維護保養方面的問題難以保證使用。
  
  出於政治因素的考量,選擇中國戰機也顯得更加實惠可靠。以往美俄出售戰機,往往附加苛刻的政治條件,例如上個世紀90年代,解放軍從俄羅斯引進蘇-27時,就曾被要求不得在黃河以北地區部署此種戰機。而中國的軍機出口則完全遵循國際公約的要求,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這種優勢比價格優勢更重要。
 
  此外,在今年3月,首批“梟龍”戰機已經交付巴基斯坦,由巴空軍進行試飛和評估,這可以幫助中國技術人員進一步改善“梟龍”的性能,加強其市場競爭力。
  
  當然,由於在發動機和雷達等關鍵技術方面仍不成熟,“梟龍”目前依舊受制於人,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加以解決,中國飛機製造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將會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此前曾有俄羅斯官員表示不允許中國將裝有俄制發動機的戰機出售給巴基斯坦,一度使人懷疑中巴“梟龍”戰機交易有夭折的危險。
  
  根據相關報導,中巴雙方計劃共生產400架“梟龍”戰鬥機。在國內,之前有評論認為解放軍不願意列裝此型外貿飛機,不過最近又有消息指出中國會採購250架“梟龍”,外界推測中國空軍會用它來替換軍火庫中老舊而又龐大的殲6,殲7和強5機群。而在國際市場,巴基斯坦則將是“梟龍”戰機最主要的客戶,而其他潛在客戶則包括孟加拉、伊朗、埃及、尼日利亞以及其他亞非國家,甚至一些拉美國家也有可能購買。在他們當中,有些與中國軍工一直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多年來都將中國飛機作為本國空軍的骨幹力量,也有一些國家由於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傾向於選擇物美價廉的中國戰機。
  
  近日,有消息稱,阿塞拜疆也對“梟龍”戰機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將會做進一步的評估來做出最終決定。

  總體而言,“梟龍”的成功研製和出口有著重大意義。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梟龍”開創了中國軍用飛機製造史上的眾多第一。身為國內第一種完全根據市場需要而生產製造出來的戰機,“梟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已實屬不易,它給中國帶來的不僅僅是航空技術上進步,還有軍工行銷觀念上的轉變,這些將會對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來源:東方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