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安保走向遏獨 防止台灣善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3 08:37:31  


美日安保轉彎了!美國國務卿賴斯(右)與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一日在華府召開記者會,回答新聞界關於美日安保會談的相關提問。
  中評社香港5月3日電/美日兩國新一年度的“共同戰略目標”刪除了有關“台灣問題”的內容。兩年前的確立,到如今的刪除,這是美國對兩岸從“防統”到“遏獨”的一種轉變,其目的在於維繫美國關於台海問題“維持現狀”的戰略利益。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美日兩國在一九九六年發表的安保共同宣言中曾指出,一旦日本“周邊有事”,美國與日本有共同防禦的責任。至於台灣是否包含在此一“周邊有事”的範圍之內,雙方並沒有明確界定。 

  二○○五年二月間,美日在發表的共同聲明中首次具體提到台灣問題,並首次將“透過對話和平解決台灣海峽問題”列為美日在亞太地區的共同戰略目標之一。 

  對於這種改變,當時曾有美國媒體分析說,這與中國在二○○五年戮力推動《反分裂國家法》有關,是美國、日本聯袂向中國施壓的一種表現。美國擔心中國採取單方面的行動遂行統一目標,因此採取了“防統”的預防措施,避免中國“錯估”美、日對台海問題的決心。 

  防統、遏獨 旨在對兩岸表態 

  至於美國、日本在今年度的“共同戰略目標”中刪除了台灣問題,美國國防部未具名軍事戰略專家話說,美日此舉旨在避免向尋求獨立的台灣陳水扁當局釋放出錯誤信息。 

  事實上,證諸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一日在參院聽證會中講話,也可驗證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態度已經轉向。內格羅蓬特在該次聽證會中表示,台灣某些領導人正在試圖通過某些方式改變台海現狀。 

  台灣“不可預測性” 美反制 

  先不管美國官員此種認識是否準確,對美國官員來說,美國對台海問題的戰略利益首先在於維持現狀,其次在於“和平解決”,基此,則中國大陸的促統作為,必然引發美國的“防統”決策,而台灣兩岸政策的“不可預測性”(對美國官員來說),引發美國另一個方向的“遏獨”反制作為,當屬必然。 

  當然,另一個面向的事實,也促成了美方的決定。中國前年推動《反分裂國家法》,如今兩年過去,美國並沒有發現任何關於“促統”的“立即而明顯的危險”。與此相比,台灣執政者的“不可預測性”,反而在美國決策官員的評估先後次序中占據了更主要的位置。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