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俄“冷和平”下的對抗 關係惡化勢在必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3 11:31:56  



  1998年到2000年,美俄關係降到了冰點,矛盾的焦點是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科索沃戰爭1999年3月爆發時,俄不僅在口頭上提出嚴厲警告,而且採取了有限的軍事行動,派艦隊進入地中海,並向南聯盟提供物資援助。戰爭爆發當天,俄總理普裏馬科夫正飛往華盛頓途中,得到消息後立即取消了對美國的訪問。隨後,俄羅斯召回駐北約代表,斷絕了與北約的關係,美俄關係出現冷戰後的第一次危機。

  2001年到2002年,美俄關係再次“熱乎”起來,標誌是美俄建立“新型戰略關係”,簽署建立俄羅斯-北約理事會的《羅馬宣言》。
普京上臺後著手修復受損的俄美關係,“911”事件提供了契機,成為俄美再次“熱戀”的新起點。當年11月,普京訪美,與布希簽署了兩國“新關係”的聯合聲明,宣稱俄與美“已經克服了冷戰的殘余,任何一方都不把另一方視為敵人或威脅的來源”,提出要“建立保障俄美雙方安全以及國際安全的新戰略框架”。 2002年5月,布希正式訪問莫斯科,與普京簽署了《俄美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發表了關於俄美“新型戰略關係”的聯合聲明。緊接著,兩人到羅馬與北約領導人舉行“埋葬冷戰”的首腦會議,共同簽署了建立北約-俄羅斯理事會的《羅馬宣言》。

  此後不到一年,美俄關係再次降溫,具體表現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美國2003年發動伊拉克戰爭時,俄與法國、德國結成反戰陣線進行了抵制。伊戰後,俄美緊張關係有所緩和,在一些國際問題上有協調與合作,但並沒有真正熱起來。
今年以來,美俄關係進入新的空前冷淡和緊張期,主要原因是美國對俄採取一系列遏制行動,而俄羅斯國力得到恢復,雙方矛盾衝突不斷增多。

  美國不掩飾遏制俄羅斯

  俄美關係是建立在一種不對稱、不平等基礎上的,共同利益與矛盾衝突交織,決定了雙方在利益爭奪中的反覆性和複雜性。

  美國始終以冷戰“勝利者”自居,對俄政策一直處於戰略攻勢,而俄則處在被動的戰略守勢。美對俄採取的“遏制”政策和俄的“反遏制”鬥爭,反映了兩國存在的結構性矛盾,這正是美俄冷熱關係起伏不定的根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