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科奇:法國人眼中的“拿破侖第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7 05:10:33  


薩爾科奇以干練、直率、強硬和務實的作風贏得了選民的支持。(資料圖片)
  中評社溫哥華5月6日電/尼古拉﹒薩爾科奇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推行改革的政治家,他與法國傳統的執政精英有著顯著不同。這位被稱爲“拿波輪第二”的法國前内政部長,今天當選為法國下一任總統。

  作為好斗的法國內政部長和人民運動聯盟的領導人,薩爾科奇在法國人中倍受爭議,特別是因為他在移民問題上採取了強硬的政策。 

  薩爾科奇曾用難聽的法語字眼"racaille"(烏合之眾)來形容巴黎郊區的一些青少年。而那還是在2005年的巴黎騷亂事件發生之前。正因為如此,一些批評者把薩爾科奇和極右翼團體領導人勒龐歸為同一類人。 

  鼓勵融合 

  現年52歲的薩爾科奇在移民問題上推行的強硬政策包括將非法移民驅逐出境,並出台措施鼓勵移民融入法國社會。但是,薩爾科奇還倡導以“良性歧視”來減少青年失業問題,儘管此舉遭到那些強調平等權利思想的人的反對。 

  薩爾科奇呼籲當局為穆斯林修建伊斯蘭教清真寺的作法也引起人們的爭議。 

  與大多數法國政壇精英不同的是,薩爾科奇並非是從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畢業後從政的,薩爾科奇原本是要當一名律師。薩爾科奇的父親是匈牙利移民,他的母親是希臘猶太裔,他本人從小受過羅馬天主教的洗禮,並在巴黎長大。不過,薩爾科奇的傳記作家多梅納克表示,對他從政生涯影響最大的人物並非法國人,而是英國人。 

  多梅納克說,“薩爾科奇非常崇拜布萊爾,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他說:“像薩爾科奇一樣,布萊爾能夠誘惑媒體。而薩爾科奇最感興趣的是布萊爾如何推銷他的政治理念的。”

  薩爾科奇聲稱,他鼓勵社會流動和更好的學校教育,但主張公務部門裁員。 

  脫穎而出 

  1983年至2002年,薩爾科奇出任有"法國第一富人區"之稱訥伊市市長,並在後來擔任國會議員和內政部長。2004年他還曾短暫地擔任過財政部長一職。 

  法國廣播機構LCI政治事務編輯豪塞說,“薩爾科奇很好動,也很有抱負,他是個從不休息的工作狂。”在豪塞看來,薩爾科奇吸引選民的原因很簡單。她說:“薩爾科奇是位律師,所以他離選民們很近。薩爾科奇希望向人們顯示,他瞭解他們的問題,也能解決這些問題。” 

  BBC駐巴黎記者說,薩爾科奇是位實用主義者,凡是有用的,他就都會去嚐試一下。薩爾科奇本來是希拉克的追隨者之一。但自1995年薩爾科奇支持希拉克的一位對手競選總統之後,兩人就分道揚鑣了。即使是法國左翼陣營的政治家也認為,薩爾科奇是一個令人生畏的人物。 

  薩爾科奇在從政生涯中顯示了強烈的保護主義本能,為了挽救陷入財務危機瀕臨破產的阿爾斯通公司,法國政府以國有機構名義為阿爾斯通注入資金。 

  薩爾科奇經常被描述為一個支持西歐與美國發展緊密政治關係的人士,但他同時卻反對伊拉克戰爭。薩爾科奇對傳統的法德聯盟也不太熱心。 薩爾科奇說,那些新加入歐盟的低稅率國家不應該享受歐盟的補貼,這種說法引起了歐盟新成員的不安。 

  此外,薩爾科奇還對土耳其申請加入歐盟的努力表示反對。 

  薩爾科奇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的第三個孩子是與現任妻子塞西莉亞生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