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懷誠:社保基金的投資理念是控制風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8 12:38:45  


項懷誠在接受專訪時反復強調,社保基金的投資理念是安全第一,控制風險。資料圖片
  4月2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對廣州的社保基金管理情況進行調研時發現:由於歷史原因,截至1999年底,廣州市累計發生在外營運社保基金10.18億元。據廣州市有關部門透露,截至今年2月,廣州市尚有在外營運的6.6億元養老保險基金和0.27億元工傷保險基金暫未收回。另據國家審計署統計,2006年全國共查出308億元社保資金被挪用,這還不包括上海和西藏。

  專家認為,接連發生的社保基金案件提醒人們,百姓的“養命錢”絕不是“閒錢”。而作為掌管著老百姓“養命錢”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下稱“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的項懷誠,在接受專訪時反復強調,社保基金的投資理念是安全第一,控制風險。

  社保基金是最終保障層次

  記者:很多人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太瞭解,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社保基金是如何在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作用的?

  項懷誠: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共包括三個層次,可以說,全國社保基金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主要用於彌補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需要,是社會保障體系中的最終保障層次。

  首先是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基本養老保險。1994年,提出“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1997年,“統賬結合”開始正式推行,但實際中個人帳戶並沒有實現基金積累;2000年,開始在遼寧進行社保試點改革,“做實個人帳戶”作為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2004年,試點擴大到黑龍江省、吉林省;2006年,試點再次增加8個,擴大到11個省(市)。

  其次是企業年金。1991年,開始鼓勵企業建立;1994年,確立了基本政策框架;2004年,決定制度基礎,頒佈正式法規;2005年,相關法規進一步出臺,年金的投資管理進入軌道。

  第三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2000年黨中央和國務院作出一個重大戰略決策,建立了定位於國家戰略儲備(養老)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是中央政府專門用於社會保障支出的調劑基金,作為國家的戰略儲備發揮著最後一道防線的重要作用。

  記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與各地社會保險基金有什麼區別?

  項懷誠:我國的社保基金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各地社會保險基金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分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管理的社保基金叫社會保險基金,中央政府管理的社保基金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從資金的性質來看,社會保險基金主要用於滿足當前社會保障支出的需要。社會保險基金由企業和個人繳費形成,主要包括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基金,由稅務機關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徵收,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近年來,我國調整社會保障制度結構,由單一體系向多支柱體系、由現收現付向部分積累制轉變。作為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全國社保基金著眼于未來,主要用於解決今後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社會保障問題。

  從資金的管理監督來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代表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行使管理職責,財政部門代表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行使監督職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受委託具體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業務。社保基金會受國務院委託,管理全國社保基金。財政部會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擬訂全國社保基金管理運作的有關政策,對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運作和託管情況進行監督。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按照各自的職能,對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

  從基金的投資運作來看,到目前為止,社會保險基金的節餘只能用於存銀行、買國債。按照《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有兩種方式,即直接投資和委託投資。直接投資範圍限於銀行存款、在一級市場上買國債以及實業投資等。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企業債、金融債等有價證券,需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並委託全國社保基金託管人託管。

  社保基金的籌資和投資管道:逐步拓寬

  記者:社保基金理事會的錢是從哪里來的?

  項懷誠: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撥款,一方面靠自己拓寬籌資管道。

  2006年,我們就拓寬了籌資管道,國有股權劃轉問題國務院已責成財政部牽頭對相關檔提出補充意見。目前,此項工作已經進入意見彙集階段。與此同時,境外上市公司國有股減持改轉持的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按成本計算,2006年底,社保基金資產總規模為2828億元,比上年底增加710億元。扣除作為負債核算的代管行業統籌基金58億元、個人帳戶基金權益46億元後,社保基金權益2724億元,比上年增加770億元。其中,財政撥入資金581億元,已實現收益196億元,所持有的交、中、工三家銀行股權因股票上市須按規定減持國有股而沖減權益7億元。在財政撥入的581億元中,預算撥款100億元,國有股減持114億元,國有股轉持293億元,彩票公益金74億元。和上年的229億元相比,財政撥入資金增加352億元。按累計數算,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央財政預算撥款1348億元,國有股減持和轉持751億元,彩票公益金249億元,已實現收益360億元。

  記者:社保基金理事會的錢是怎樣進行投資運作的? 收益情況如何?

  項懷誠:2006年,我們在投資運營方面,實現了重點突破。

  一是正式開展了境外投資。在遵循國際慣例進行嚴格評審的基礎上,社保基金會選聘北美信託和花旗銀行作為境外投資資產託管人,選聘聯博、德盛安聯等10家著名國際投資機構作為境外投資管理人。2006年底,境外投資正式開始運營,主要投資品種包括香港股票、全球股票(美國除外)、美國股票、全球債券、現金管理等5大類。

  二是成功受託管理個人帳戶中央補助資金。為明確資金管理體制,社保基金理事會提出了“兩個分離”的建議,即個人帳戶與統籌帳戶的分賬管理,個人帳戶行政管理與投資運營的分離。社保基金理事會對個人帳戶資金承諾了比較優惠的收益率。2006年12月,社保基金理事會和相關部門及除遼寧、上海兩地外的試點省級政府最終就委託代管事宜達成一致並簽署了代管協定。目前,總額約為105億元的中央補助資金已經全部到賬。

  三是通過投資渤海產業基金擴大了實業投資範圍。此前,社保基金曾以較小規模投資了中比產業基金。2006年,經過實地考察和深入論證,社保基金出資10億元投資渤海產業基金並成為其發起人。

  今年投資重點:進一步優化風險收益關係 

  記者:2006年社保基金的收益情況怎樣?

  項懷誠:收益方面,在全面完成二屆二次理事大會所批准的投資計畫的基礎上,2006年社保基金收益水準創下歷史新高。2006年,基金已實現收益196億元,收益率為9.34%,分別是上年同期的3.7倍和2.99倍。已實現收益加浮動盈虧,經營業績為620億元,經營收益率為29.01%,分別是上年同期的8.7倍和6.97倍。如果加上三家銀行股權投資的當年浮盈增加額,2006年基金經營業績為1479億元。按時間加權計算,自成立以來,基金累計年均已實現收益率為3.89%,累計年均經營收益率為6.88%,分別是同期累計年均通貨膨脹率1.37%的2.84倍和4.98倍。扣除個人帳戶分享的收益,累計已實現收益占社保基金權益的13.19%,占財政撥入資金的15.30%。

  記者:社保基金理事會是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的?今年有何打算?

  項懷誠:在資產配置方面,根據《暫行辦法》有關資產類別監控比例的規定,2006年底社保基金按成本計算的資產主要包括:存款、國債及金融債1501億元,占比53.08%;企業債195億元,占比6.88%;股票683億元,占比24.16%;股權資產341億元,占比12.07%;資產證券化產品16億元,占比0.57%。對照法定標準,各類資產均在監控許可範圍之內,基金安全有保障。

  鑒於衡量風險的即時性和客觀性程度更高,在滿足合規性比例的同時,實際運營過程中的社保基金資產配置通常還以資產市值來計算。按此口徑考察,2006年底社保基金資產規模為3268億元,各類資產占比情況如下:固定收益類1499億元,占比45.86%;股票類1119億元,占比34.24%;股權類341億元,占比10.45%;現金及等價物類309億元,占比9.45%。

  從這個資產占比情況看,股票和現金及等價物兩類資產投資超過了年初計畫的比例上限。股票占比高的原因,主要是境外轉持股票市值和A股股票市值增長較快所致。境外股票方面,經國務院批准,社保基金會從2006年開始對上市後成長型好的股票採取直接持有替代此前的現金減持方式。

  這種持有方式的改變,在獲得了高達133億元一二級市場差價收益的同時,使境外股票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了11%。也就是說,如果當時就以IPO價格賣掉,股票占比可以下降11%,但國家損失了133億的收益。A股股票方面,隨著市場上揚,社保基金持有的股票資產市值也是快速增長。現金及等價物類資產占比較高,一方面因為預算撥款、個人帳戶和部分境外減持股票等幾筆資金年底集中到賬。另一方面,由於信託投資政策一直在等待批准,為幾個成熟項目準備的140億元資金遲遲未能交割。如能按計劃在2006年12月完成投資,社保基金的現金及等價物類的占比可以大幅下降。由此可見,剔除被動和臨時的因素,按市值計算的社保基金資產配置也是符合年度投資計畫要求的。

  今年,在堅持社保基金中長期戰略資產配置計畫總體不變的前提下拓寬固定收益投資的上下限比例,即變現有的55%-65%為50%-70%。做出這樣的調整,有利於增強戰術調整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更好地實現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目標。

  社保基金上年末的資產分佈比例已經達到戰略資產配置要求,從初始投資期到組合管理階段之間的過渡已經完成。在資產分佈基本格局已定的前提下,今年投資運作的重點是通過加強戰術調整進一步優化風險收益關係。在按照相關法規要求保持各大類資產及其相互間動態平衡的基礎上,在控制風險的同時努力提高收益水準。

  社保基金投資額度將超過1000億元

  記者:今年,社保基金理事會將會進行哪些投資?

  項懷誠:今年,由於所持有的協定存款即將大規模集中到期,加上新劃入的資金,年內需要完成的投資額度將創歷史之最,預計會超過1000億元。社保基金會根據戰略資產和年度資產配置計畫精心組織,優選專案,確定年度資產配置計畫。

  —股票投資:優化結構配置,提高抵禦風險能力。國內A股市場方面,在宏觀經濟運行態勢、股權分置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總體上將繼續呈現出優於債市的發展趨勢。與此同時,預期風險亦將有所加大。香港H股和國際資本市場方面,在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總體上也將表現出與國內市場類似的態勢。據此,在維持30%的戰略配置比例上限的同時,將對股票類資產進行動態再平衡和結構調整,包括對國內A股、香港H股和境外股票之間進行二級優化配置,以增強股票整體組合抵禦風險的能力。具體地說,國內A股方面,要優先配置經風險調整後收益和安全性均較高的產品,參與新股申購,優化各類委託組合的關係,關注股指期貨等新產品的發展及運用。境外股票方面,加強各委託投資組合和外匯風險管理,抓住部分H股戰略配售機會。年度收益目標是戰勝相應基準。

  —實業投資:以20%的戰略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為目標,繼續拓寬投資管道,穩健擴大投資規模。在加強對國家重點企業改革改制專案投資的同時,社保基金還將積極關注和捕捉其他領域的投資機會,如地方政府的優質項目。此外,還要深入研究新會計準則的影響,制定新準則下股權資產優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案。年度收益目標是高於6%;

  —固定收益投資:拓寬投資管道,加大投資力度。在當前收益率水準較低、市場容量不大的情況下,投資比例將儘量維持在50%的戰略資產配置比例下限。按照收益比較優勢,擬定的主要途徑是在強化協定存款投資之外努力提高信託和信用產品的投資比重。年度收益目標是高於3.5%;

  —現金及等價物投資:在滿足流動性管理的前提下,現金持有將盡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目標比例應接近於零。年度收益目標是高於1年期定期存款。(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