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謝長廷忍詐狠 殺招不由己出、追殺哭著回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0 12:13:33  


什麼是“長廷兵法”?殺招不由己出、追殺哭著回應。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忍、詐、狠”是小說家替德川家康歸結的特質,台灣的政治人物中,李登輝和剛剛在民進黨“總統”初選勝出的謝長廷,恰恰好都是專攻德川家康的政治領袖,以德川為師的佼佼者。...
  
  台灣最新一期《新新聞》報道,“忍”住反擊,改打悲情牌,恰好符合民進黨支持者的同情心;祭出哀兵策略,葉菊蘭、蘇治芬、李應元的苦行,透露出他“詐”的另一面;逼宮說、樂生案、蘇花高,別人發起攻擊,謝長廷卻在一旁打了就跑,這,就是他的“狠”。 

  “無情的忍耐”、“無比的謀略”、“鬥爭、謀略、殺機、詭詐”…這樣的字眼,在坊間任何一本日本“戰國時代”有關“德川家康”的傳記,永遠都重覆地出現。 

  “刀刀見骨”的民進黨初選,面對著陳水扁與蘇貞昌,加上戰鬥力旺盛的前新潮流夾殺中,謝長廷卻殺出重圍,僅管在最後七十二小時,爆發了他的“政治獻金案”,但謝長廷卻扭轉劣勢,順勢操作,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同情與支持,初選第一戰,就讓其它三位競爭者“認敗”,也讓一直在初選過程中,持續在過程中想要發揮影響力的陳水扁,發現他的權力,並不如同他自己所想的這麼大。 

  更重要的是,必需要去關注民進黨“總統”初選這齣戲的啟示錄,並且剖析“忍、詐、狠”之“長廷兵法”。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當國、民兩黨的“總統”參選人都已誕生後,台灣的政治局面即將進入一個以謝長廷為“樞鈕”的“新三角”關係。 

  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大戰,謝長廷大贏蘇貞昌一萬五千八百五十五票,使得挺蘇的陳水扁跌破眼鏡、蘇貞昌光芒盡失。歷經對手陣營聯手攻擊的“憲法一中”、南部綠營縣市長一字排開挺蘇、投票前三天《壹週刊》報導謝長廷貪污案拉扯中,謝長廷仍舊脫穎而出,到底他是怎麼辦到的? 

  操作負面報導 塑造悲劇英雄形象 

  有人說這次的民進黨選舉很有趣,府院黨都跳下去選了。“總統府”的代表是呂秀蓮、“行政院”的代表是蘇貞昌、黨中央的代表是游錫堃;這個人問我說,你代表誰?”謝長廷以此話當做競選晚會的開場白,話一說完,台下傳出此起彼落的打氣聲,“你代表人民呀! 

  謝長廷應聲疾呼:“對啦,我就是代表人民!代表你們。我沒有後援會,也沒有‘總統’的支持,沒人可以靠。不像有的人有部長和縣市長在挺,但是我有你們可以給我靠,你們說對還是不對?” 

  提到報導指他在高雄市長期間涉及高捷貪污弊案,謝長廷更是激動到面紅耳赤,“我面臨打擊,這是編好的戲碼。昨天那個檢察官還打電話來跟我說,講他用詞不當,我說:『這已經不能補償我了。』”

  此外,他還倒打陳水扁一把:“為了高捷,我願意擔責任。阿扁自己都被起訴了,怎麼可能顧得了我?”謝長廷逆勢操作負面報導,塑造悲劇英雄的形象,強調這是一場“個人”對抗“當權者”的苦戰,藉以喚起黨員心中當年對黨外精神的記憶,掀起他們的對抗情緒。 

  謝長廷比著手勢對台下吶喊:“政治是無情、苦難,也有人性的善面,才會有愛與信任,相信老天會給我一個公道!” 

  謝長廷從舞台走向群眾。大批的支持者一擁而上,推擠著喊“謝總統!”爭相和他握手。從舞台到場外座車,路程不過十分鐘,謝長廷卻花了三十分鐘才走出來。 

  善於激怒對手 敵手攻擊虛招回應 

  面對逆境,謝長廷不會捲入對方設定的戰場,他不去辯解到底檢察官的見解對不對,真相是什麼?他“忍”住反擊,卻改打“受盡壓迫的悲情牌”,恰好符合了長期以來,有“反抗”政治威權傳統情結的民進黨支持者的同情心,扭轉逆境。 

  蘇貞昌的幕僚們在電視機前看到這樣的畫面,憂心情況不妙,幹部不諱言:“謝長廷這張悲情牌有效,我們沒有料到他會逆勢操作,早知道就該在同一天舉辦盛大晚會跟他較勁!”可惜為時以晚。 

  原本可能成為重大打擊的貪污負面報導,卻成了謝長廷毀滅對手的強力武器,一來訴求同情;二來又將蘇貞昌化為“霸者”“打擊者”,收一石二鳥之利。謝長廷一邊當“忍者”,將自己形塑成弱者,另一邊三不五時挑一下對方,讓對方沉不住氣,凸顯彼此領導格局的落差。 

  謝長廷先激起蘇貞昌的怒火,運用與他交好的媒體批評蘇貞昌與新系關係,使得蘇陣營恨得牙癢癢的,忍不住痛批:“有人是媒體寵兒,奸巧的人與宋七力之間,關係恐怕不祇一點。”“人前牽手,背後下毒手。” 

  可是蘇陣營實質攻擊,謝長廷卻虛招回應,接受媒體專訪表示:“看一個人要看他輸的時候。不利的時候,就口出惡言,氣急敗壞,這就是看一個人能否應付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