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的托詞與小泉如出一轍 中韓豈能熟視無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0 12:48:38  


靖國神社在考驗安倍。
  中評社香港5月10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4月份向靖國神社送盆栽一事被曝光后,已沉寂一時的靖國神社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日本媒體普遍認為,一向主張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安倍在自己當首相后,考慮到日本與中韓兩國的政治關系,不得不採取送盆栽這樣的折衷方法。

  光明日報刊文指出,安倍給人的印象是一位保守的政治家。在就任首相之前,安倍不僅每年都要參拜靖國神社,還主張日本首相也去參拜。但他出任日本首相后,積極改善因其前任小泉參拜靖國神社而嚴重惡化的日中關系和日韓關系。中日、韓日關系的改善,不僅符合中日韓三國人民的利益,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對安倍來說,一方面希望堅持自己的一貫做法,繼續參拜靖國神社;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因此引發日本國內的批評,傷及日本與中韓兩國的關系。他似乎是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

  面對這樣的困境,安倍採取了什麼都不說的曖昧做法。他在回答有關靖國神社的提問時總是說,因為牽涉到政治和外交問題,所以他不會明確說參拜或不參拜。對向靖國神社送盆栽一事,安倍隻表示,那是為了“向為國家戰斗而死的人們表達敬意,祈禱死者的冥福,表達尊崇的心意”。

  一國首相向為國捐軀的人表達敬意,本無可厚非。但靖國神社供奉著14名甲級戰犯的亡靈,正是他們發動並主導了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及亞洲各國的侵略戰爭,給亞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事實上,除了靖國神社之外,日本還有其他神社。但作為日本首相的安倍不去其他神社表達“敬意”,祈禱“冥福”,而非要選擇供有甲級戰犯亡靈的靖國神社,就可見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了。中韓等當年的受害國,對此當然不能熟視無睹。

  仔細比較一下,不難發現安倍的托詞與其前任小泉的辯白如出一轍。小泉每次參拜靖國神社,都強調是為了憑吊那些被迫走上戰場而失去性命的人,是為了反對戰爭祈禱和平。但他數年如一日堅持參拜的隻有靖國神社,並無其他神社。難道其他神社就沒有為日本國捐軀的志士?

  關於首相憑吊問題,日本一些有識之士早就在醞釀解決方案:一是將甲級戰犯從靖國神社遷出,恢復靖國神社1978年前的狀態。據日本媒體披露,裕仁天皇對 1978年將甲級戰犯遷入靖國神社非常不高興,並從此不再前往參拜。二是新建一個國家追悼設施。其實,這些方案實施起來都不難,關鍵要看日本領導人有沒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有沒有足夠的勇氣,來正視本國的侵略歷史,進而為日本開創一個外交新時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