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求去,煙雨江湖 蘇貞昌等待再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3 09:48:57  


敗給謝長廷,蘇貞昌只好求去。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五度請辭,這回求仁得仁的蘇貞昌,在位一年三個月又十四天後,辭職獲准。原本意氣風發的“衝衝衝”,為肆應黨內朝深綠靠攏的路線“變變變”,蘇貞昌變得不像蘇貞昌,此番求去,煙雨江湖,蘇貞昌希望尋回原來的蘇貞昌。

  聯合報報道,獅子座的蘇貞昌,愛面子又愛在檯面上,他自己最愛的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就是堅忍“等待”的例子。這次請辭他並非退縮,是有捲土重來的打算,甚至要高唱“我將再起”。

  蘇的核心幕僚不諱言,“蘇貞昌並不是退出政壇,他只是重做調整。”就如他的哲學“蹲下是為了躍起”,退步是為了向前。

  蘇幕僚說,在宦海沈浮卅多年的蘇貞昌,深諳順、逆境的自處之道,他也明白目前民進黨內的生態及發展,留在“內閣”並非最好的選擇。特別是這次謝長廷初選勝出,也給蘇很大的啟示。唯有放下,才能擁有,唯有離開才能有更大的格局。

  蘇仍憧憬政治圈,他準備走謝長廷的路,放空自己,重返民間,深入基層進行一場學習與請益之旅,隨時移勢轉再伺機回到政壇。蘇幕僚說,眼前的蘇不會接什麼位子,即使“謝蘇”配再傳,蘇也不會說死,會讓局勢來做安排。

  蘇原想做好他的“閣揆”寶座。來自公教子弟的他,最常說,人在公門好修行,認為爾俸爾祿,只要在公門做一件有利人民的事,是前世修來的福氣。因此,蘇的核心幕僚說,蘇是歷任民進黨“閣揆”最想做事的“閣揆”。

  他上任後也一改前任“愛發議論”的作法,幾乎婉拒對外發言,也絕少上媒體表示意見,痛批官員不諳本務或怠於職守,樹立了蘇權威,“酷吏”之名也不脛而走。

  蘇從不擔心別人說他酷吏,也不擔心沒政績。因為,他上任一年多,細數政績,從治安、國營事業正名、處理中華銀行事件、推動十二年國教、國民年金、召開經續會等,蘇認為“說一畚箕,不如做一湯匙”,與其說,不如做,他自認做得很不錯。

  不過,他忽略了最大敵人是來自蕭牆之內,正當蘇為政策、政務打拚之時,黨內初選開始激盪時局,他被迫改變自己的蘇修路線,與曾經有緊張關係的陳水扁結盟,並無端被綁架走上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深綠路線,反而敗得有點狼狽。如今,“江湖我來了”,將重塑蘇貞昌。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