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殲-11B新戰機準備試飛。 |
|
資料圖:台軍不想購買臺灣IDF改進型“雄風”戰機。 |
4月24日,臺灣軍方舉行新聞發佈會,證實在“漢光23號演習”兵棋推演中將“戰術性岸置火力制壓導彈”(TSMFS)列入演習專案,用以反擊解放軍對臺灣實施導彈攻擊。雖然防務主管李傑不願指出TSMFS到底是指何種武器,但外界普遍相信在的TSMFS的類別中,可能包含雄風2E巡航導彈,以及由天弓2型地空導彈改良得來的天弓2B地地彈道導彈。
有媒體推測,TSMFS數量有限,尚不能對解放軍構成實質威脅,臺灣公開新型導彈背後的原因只是為了逼迫美國技術輸出。
臺灣軍工:八十年代是巔峰期
其實,無論是雄風2E或是天弓2B導彈,它們都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產品。
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它是臺灣“國防自主”政策的產物。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臺灣在武器裝備的取得上受到了極大限制,因此在“國防”方面向來重視自主發展,投入龐大的經費與人力研發所需的武器裝備,並且獲得了可觀的成就。1964年,中國大陸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身處臺灣的蔣介石深受刺激。1965年,蔣介石親自任命唐君鉑中將為籌備處主任,成立“石門科學研究院籌備處”。1969年7月1日,中山科學研究院在桃園縣龍潭鄉正式成立,隸屬於臺灣“國防部”,下設“核能研究發展”、“火箭研究發展”、“電子研究發展”、“化學材料科學資源開發研究發展”4所,首任院長為閻振興,總員額約1200人。
今日的中山科學研究院,隸屬於臺灣“國防部”軍備局,下轄六個專業研究所和四個研究中心,涵蓋電子、化學、資訊通信、導彈和航空等多個領域,是臺灣最重要的軍事科技研發機構,負責人是臺灣海軍中將龔家政。
除了所謂的“中科院”之外,臺灣重要的軍工相關單位還包括漢翔航空和中船(即臺灣中國造船公司,由於當局的“去中國化”政策,2007年3月1日,中船已更名為“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前者是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發中心改制而來,擁有製造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的能力,而後者則是島內領先的船舶製造企業,與臺灣的軍艦自造計劃密切相關。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IDF戰機原型機的基本完成,臺灣的自主“國防”走到了巔峰,當時,臺灣三軍都有許多重點型號武器問世,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IDF戰機、天劍系列空對空導彈、雄風系列反艦導彈、天弓系列防空導彈、勇虎式主戰坦克等,如今這些武器仍是台軍的主力裝備。
而此時的大陸軍工,剛剛從十年動亂的陰影中走出,雖然依靠自身的努力,已有能力研發“兩彈一星”這一類的尖端科技,但在常規武器的研製上已經遠遠落後于軍事先進國家。進入八十年代以後,為了服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大批國防相關的重點項目又相繼下馬,這其中就包括日後不斷引發爭議的運-10。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陸軍工陷入低潮。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兩岸軍工互換了位置。大陸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制裁,只能從少數幾個國家引進先進武器來應急,於是大力推動自主研發成了唯一的選擇;而臺灣則在對外軍購上取得重大突破,出於各種因素的考慮,當局越來越依賴對外軍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軍售項目包括法制幻影-2000戰機和“拉斐特“級護衛艦,美制F-16戰機和E-2預警機。
這種行為雖然在某個時間點上可以提高台軍的作戰能力,但它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自主研發成果無法為繼,大量的專業人才流失。作為臺灣最為頂尖的軍事科技研發機構,中山科學研究院在上個世紀90年代擁有6000名科學家和8000名技術人員,但是到了2003年,這個數字下降到約4000名科學家和5000名技術人員。
自2005年下半年開始,台“國安單位”甚至發現有超過50名“中科院”離退職人員經由第三地前往中國大陸,相關部門強烈懷疑,這些人員極可能會參加解放軍的國防科研計劃,尋找事業的第二春。
與“中科院”一樣,漢翔航空和中船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以漢翔為例,在臺灣獲得F-16和幻影-2000戰機之後,IDF的生產計劃由原先的250架銳減至130架。當IDF生產完成之後,除了組裝少量美國直升機外,漢翔的營運只能依靠飛機翻修與延壽改裝、零部件製造、支援台軍的拖靶訓練任務等業務來苦撐。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專業人技術員對漢翔的未來失去信心,離開公司流向民間甚至是國外和大陸。
今年3月,漢翔航空花費七年時間耗資七十億新臺幣打造的“雄鷹”戰機原型機終於出廠,不過據美國防務新聞報導,臺灣空軍對其興趣不大。這對於處境已相當不妙的漢翔航空而言,無異於敲響了喪鐘。
就這樣,軍方不購買軍工的產品,軍工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動力來推動新項目的發展,更搞不出軍方所中意的產品。不客氣的說,今日臺灣軍工已經陷入惡性循環,與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臺灣軍工的存在,最主要的意義已經不是為了實現“自主防衛”,而是為當局外購先進武器時提供討價還價的基礎。這也就難怪會有媒體推測此次台軍公開新型導彈意在逼美技術輸出。
反觀海峽這邊的大陸,近年來進口武器有限,主要以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為主,這對於提升國防工業水準頗有幫助。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特別是1999年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之後,中國政府加大了對相關機構的支持,吸引了更多人才的加入。與此同時,多年來大陸一直大力推動的國家“973”計劃、“863”計劃、重大科技攻關計劃等一系列科技計劃在許多重要領域取得了大量創新結果,進一步推動了國防科技的發展。今日,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大陸的國防科技與世界水準的差距已經縮小到有限的短距離,少數科技專案甚至處於領先位置。
2000年以後,大批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相繼被展示在中國公眾面前:在地面,解放軍裝甲兵的99式主戰坦克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而陸軍航空兵的專用武直雖未解密,但照片已經多次出現在網路上,被國人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在海面上,被譽為“中華神盾”的新型驅逐艦已經加入了中國海軍的作戰序列,航空母艦相關的研製工作亦已展開;在空中,中國自行研製的殲-10已經成軍,各式國產預警機也相繼出現在大陸的上空;在外太空,神舟系列飛船成功完成了兩次載人飛行,而隨著第四顆導航衛星的發射升空,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強勢政府必然需要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支撐,這是執行重大政治理念的基礎。在這個科技發展以驚人速度進行的新時代,行政當局的決策失誤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兩岸軍工過去三十年的發展經歷表明,僅靠外購武器不可能實現軍隊的現代化,依靠自身軍工的發展才是唯一途徑。
而穩定的政治環境、堅實的經濟基礎、有效的人才政策和合理的行政力量支持是軍工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而在這些方面,今日大陸已經不是臺灣可比。
當前兩岸力量的平衡已經開始傾向於大陸一側,相信未來大陸軍工的發展將會為反“台獨”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來源: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