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憲得不償失 想與美平起平坐恐難實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1 15:04:05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近日,旨在確定修改憲法程序的《國民投票法案》在日本參議院獲得通過。這是自1947年現行憲法實施以來日本首次對修憲程序進行法律認定,標志著日本在修憲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一步。用首相安倍晉三的話說就是,日本“已經進入討論新憲法時代”。

  人民日報刊載中國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員王屏的評論文章說,戰后60多年來,“修憲”一直是日本自民黨內“非主流保守派”(鷹派)政治家的“夙願”。眾所周知,日本現行憲法(又稱和平憲法)是美國人的“杰作”,也是當年日本首相吉田茂痛苦與聰明的“抉擇”。它是羅斯福與邱吉爾商議后作出的對“好戰國”日本的懲戒與制約,也是吉田茂等政治家苦思冥想后為戰敗日本尋找的一條“生路”,日本用喪失部分主權的代價換回了和平環境下的經濟高速發展。廣大日本人民痛定思痛后贊成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但修憲派對喪失防衛權耿耿於懷。岸信介是反“吉田路線”(即“戰后體制”)的急先鋒,他否定“舊安保”,堅持搞“新安保”,其建立“獨立國家體制”的未了心願而今正由他的后輩推進。安倍上台后的政治口號就是“擺脫戰后體制”。

  所謂“修憲”,其核心是要修改現行日本憲法第九條,特別是其中有關“不保持陸海空軍以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交戰權”的內容。安倍在談到修憲的三個理由時說: “第一,現行憲法的制定過程有問題,它是日本被佔領時制定的憲法,因此不屬於‘自主憲法’。第二,該憲法實施60載,已與時代不符,尤以第九條為典型。第三,親手制定國家根本大法的決心與意志體現了開拓新時代的精神。”

  文章指出,一個國家修改憲法本是無可厚非之舉,但考慮到日本現行憲法制定的特殊歷史背景以及戰后日本對歷史問題的認知,日本修憲問題在其國內外都是一個敏感話題。

  從目前情形來看,日本修憲恐怕得不償失。首先,擁有和平憲法一直使日本人引以為豪,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一旦將之拋棄,日本必將面臨重新評價。修憲如若成功,日本成為“能進行戰爭的國家”,對於日本人民來說危險度也增大。其次,安倍想通過恢復行使“集體自衛權”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目的恐難實現,弄不好會被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分身無術”。只要日美同盟存在,日本建立“獨立國家體制”的願望就隻能是“望梅止渴”。第三,日本國內的護憲力量也不容小視。日本共同社5月14日、15日對全國進行的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7%的人贊成修憲,32.7%的人反對修憲。2005年4月,同類輿論調查的兩組數據分別為61%和29.8%,這說明贊成修憲的人數在減少,反對修憲的人數在增加。

  文章說,憲法本來是主權者(國民)對國家權力進行制約的機制,但從日本自民黨成立50周年之際公布的“新憲法草案”看,主要是強調“國家意識”,突出“愛國心” 和“國防意識”,讓人感到修憲的結果反倒是對國民進行制約,並不符合“立憲精神”。因此,日本在野黨堅決反對參議院通過《國民投票法案》,認為“這是憲法史上最大的污點”,“將從根本上改變日本社會”,並且“為在海外行使武力開辟了道路”。日本將要邁向何方,確實令亞洲鄰國擔憂。毫無疑問,人們衷心希望日本繼續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