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學如何防止學生上課走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2 06:14:06  


  中評社溫哥華5月21日電/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說,教育工作者正在為中學生學業狀況普遍下降的趨勢發愁。無論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學區還是較差的學區,這種下降趨勢似乎都一樣。在美國,中學是指六年級至八年級這個階段,身體發育快、好奇多動、注意力差似乎是處於青春期的這些孩子的共同特點。

  *講課要引人入勝*

  據VOA News報道,喬.馬馬納是馬利蘭州銀泉國際中學的副校長。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防止學生課上開小差是個價值百萬美元的難題。儘管如此,還是要採取各種積極的辦法。喬.馬馬納副校長首先提出,教師應該掌握課堂主動權,授課要引人入勝。喬.馬馬納說:“井井有條,準備有序,是我們向老師強調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如果不這樣,可能會使學生課上分心的現象更為加劇。老師準備充份,有助於學生們更加集中精力。”

  聽眾朋友一定記得自己在中學時對教師們的背後評價,其中就有,某某老師“拿得住學生”、“鎮得住”這樣的說法,這同喬.馬馬納副校長講的可能是一個意思。靠錢解決問題也有一定道理。資金相對充裕一些的學區打算為學生購買兩套課本,一本在家用,另外一本留在學校。這樣,學生因懶得帶書、或者忘記帶書而不能集中學習的現象便能大大減少。這裡要補充一句,在美國,中小學生的課本都是學校提供的,學年完畢,還給學校,留給下一級學生使用。

  *從社會和心理上了解青少年*

  不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強調,要注意從社會和心理髮育方面了解和研究青少年學生的特點。紐約州布賴爾克利夫中學校長蘇姍.霍華德說,忽視這一點,教育效果就談不上。她認為,學校在思維上要創新,要向教師們講授課上組織和實施技藝,同時提高教師的社會和道德價值觀。

  馬利蘭州銀泉國際中學的副校長喬.馬馬納還提出,除了要了解青少年身體和心理特點外,還要注重研究和尊重學生各自的文化特點。喬.馬馬納說:“我們盡可能多地向教職員工提供多元文化方面的訓練。我認為,教職員工不了解學生的背景以及他們的文化特點,也是導致學生課上精力分散的一個方面。”

  *動員家長 簡化環境*

  解決學生課堂上開小差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調動家長、社區乃至社會心理專門服務機構的力量。喬.馬馬納介紹了銀泉國際中學的一種叫作“影子伴讀”的家長參與計劃。喬.馬馬納說:“有時,學生因某種原因課上精力分散,不能完成作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請家長到校。家長首先在教務部門報到,拿到臨時入校許可,然後到自己子女所在的班上聽課,觀察孩子的課上表現,觀察教師的施教方法。這樣的確可以調動家長的作用。”

  再有,美國中小學教室內的佈置很個性化,花樣繁多。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室索性摘下或者搬走了五顏六色的陳設,換上了諸如“靈活思維”、“控制情緒”等新的課堂座右銘。效果如何?還不得而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