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落實本土 國民黨正面迎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5 09:11:34  


國民黨準備在六月舉行的全代會中,大刀闊斧地朝黨章本土化路線修正。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民進黨正無所不用其極地炒作本土化議題,而國民黨準備在六月舉行的全代會中,大刀闊斧地朝黨章本土化路線修正。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面對民進黨挑動的台灣意識之戰,國民黨正面回應,黨章修改的務實之舉,目的希望贏得更多本土民眾的認同。 

  避開統一字眼免被貼標籤 

  以黨章總綱中第二條,加入“堅定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信念為例,正是凸顯捍衛台灣,並以蒼生為念的信念。這對總是被綠營譏評為“外來政權”的國民黨而言,不管黨名去不去“中國”,已經形同宣示以台灣為主體的本土意識,未來將在黨內蔚為主流。 

  此外,國民黨還刻意在黨章中關於大陸“精神黨員”的內容中,將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於“國家統一”者;改成為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於“國家和平發展者”。避開“國家統一”的敏感字眼,也省卻了遭貼標籤的陷阱,而以和平發展取代國家統一字眼,不僅讓黨的發展保持彈性,也彰顯尊重台灣民眾統獨選擇的態度。 

  強化基層經營期重新執政 

  事實上,國民黨黨章朝這個方向修正,自二○○○年大選失敗後,在黨內即已反覆討論,儘管這步路一走七年,但面臨二○○八年大選更嚴峻的挑戰,民進黨一步步“切香腸”式地操弄本土化議題,希冀讓“總統”大選演變成外來對本土,中正紀念堂的改名風波,去蔣化議題的發酵就是最好的明證,國民黨如果不能及早因應,只能在本土化意識高漲的潮流中被切割、淹沒。 

  國民黨過去長期執政習慣從台北看天下,政策決定也經常是由上而下貫徹,對民意的敏感度缺乏,才會造成草根出身的民進黨一再掌握選戰議題與民意主流。因此,國民黨恢復原先“小組長制”,以及推動地方黨部幹部直選,希望能強力地方基層經營的凝聚力,宣示其邁向執政的決心。 

  修正排黑條款恐美中不足 

  美中不足的是,國民黨黨章排黑條款的修正,和之前對選民的承諾並不一致,可能會引發黨內紛爭。 

  從大選的角度來看,國民黨這次黨章修正,已經形同實質宣示將轉型為本土化政黨,而強化基層組織等作為,也是由下而上凝聚黨意的變革,國民黨這一步跨出來、值得觀察。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