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炒作中國“威脅論”升級為“核武威脅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5 12:04:32  


一貫仇視中國的所謂“中國通”--拉里.沃策爾。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5月21日,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刊登了美國陸軍軍事學院戰略問題研究所的一篇報告,該報告題為《中國核力量:作戰、訓練、思想、指揮、控制及戰鬥策劃》,而報告的起草人,則是一貫仇視中國的所謂“中國通”、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主席拉里.沃策爾。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該報告詳細說明了所謂“中國核武庫對美國造成的潛在威脅”,並宣稱“中國的核戰略可能導致一場不必要的核衝突”。這篇聳人聽聞的報告因其發表單位的權威性,已經引起亞洲戰略分析家和西方防務界的注意。

  渲染中國導彈攻擊美航母

  在這篇報告中,沃策爾通篇充斥了“威脅”二字。他強調了中國導彈技術提高對美國的威脅,以及中國發展反衛星技術對美國的威脅。

  對前者而言,沃策爾首先表示,中國發展彈道導彈,已經對美國的航空母艦戰鬥群造成威脅。報告稱,中國在“利用彈道導彈襲擊航空母艦或海軍戰鬥群方面能力的進展,使太平洋西部成為一個比較危險的地區”。

  報告還稱,特別引起關注的是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國正在研製一種紅外線系統,可以用於“東風”中程彈道導彈,幫助導彈確定目標艦隻的位置。而中國尤為關注如何反制裝備“宙斯盾”系統艦隻的反艦導彈防禦系統。

  其次,沃策爾介紹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關於“巡航導彈部隊在局部技術戰爭中獲勝的撒手锏”的概念。他認為中國可以利用對抗措施、精確定位和太空平臺等輔助手段贏得局部技術戰爭。

  沃策爾的所謂“邏輯推理”是這樣的:他認為“既然解放軍把導彈當成王牌,那麼就意味著要麼目標極其重要,要麼就是彈頭極具毀滅性”,同時,“中國已公開討論利用核武器打擊航空母艦和美國在沖繩的集中軍事火力”,那麼“目標”就很清楚了——結論就是“中國要使用核彈頭的彈道導彈打擊美國航母艦隊”。

  臆想“解放軍進軍太空無人區”

  而在反衛星技術方面,沃策爾則想當然地認為,解放軍已經認定“太空‘無人區’似乎是戰勝美國的關鍵所在”,而中國最近的反衛星試驗則“證明瞭它決心要探索美國依賴技術實施戰爭計劃的這一致命弱點”。

  沃策爾宣稱的“中國之所以可能在日後導致核戰爭爆發”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將同等級的彈道導彈核彈頭和常規彈頭置於“互相接近”的位置,因此容易使美國造成誤判,認為常規彈頭是核彈頭,而造成美國先發制人的核打擊。其次,也是更荒唐的邏輯,即由於中國具備反衛星能力,會造成美國觀察和迅速分析導彈發射的能力受到大大削弱,因此有可能使美國在決定使用戰爭手段時,造成選擇核戰爭的錯誤判斷。

   “中國核武威脅論”再起的背後

  這樣一份漏洞百齣、充滿臆測和妄想的報告,無非還是在煽動所謂的“中國核武威脅論”。其實,美國一些有良知的學者早已對這種聳動而又極不負責任的鼓吹進行過批駁。

  去年11月底,美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協會的三位專家——漢斯.克里斯滕森、羅伯特.諾里斯及馬修.邁金茲就曾共同撰寫了一份長達249頁的題為《中國核力量與美國核戰爭計劃》的報告。報告的結論就是:“中美核關係明顯不成比例地偏向美國。中國核武器無論從品質還是數量上,都比他們的美國對手要劣勢得多。”

  據稱,中國的核武庫大約有200枚彈頭,而美國差不多擁有1萬枚。到2015年,在中國部署了新一代的彈道導彈後,中國可能擁有220枚核彈頭,但美國即使完成了計劃中的核武器削減任務,依然擁有5000枚。

  報告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我們對美國政府公開以及解密的文件進行研究時,我們驚訝于幾十年來美國對中國核武力量的評估的誇大程度。”而這種做法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為美國發展新一代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尋找理由,而這與冷戰時代對待蘇聯的做法是一樣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