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8即將舉行 對沖基金監管各國仍有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31 14:26:58  


  中評社廣州5月31日電/隨著全球範圍內對沖基金規模日益龐大,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愈發深入,對沖基金監管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在以八國集團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內部,如何對對沖基金進行監管仍然存在嚴重分歧 

  雖然八國集團各成員基本同意對沖基金主導的證券市場暴漲暴跌可能導致危機蔓延,但在如何預防這種災難性結果的策略上,各國意見不一。 

  八國集團峰會將於6月6日至8日在德國舉行。作為東道主的德國自年初擔任八國集團主席國以來,一直謀求將加強對沖基金監管作為今年峰會的主要議題。但目前看來,這一提議並未得到其他成員的響應,德國在這一議題上逐漸陷於孤立。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隨著全球範圍內對沖基金規模日益龐大,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愈發深入,對沖基金監管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在以八國集團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內部,如何對對沖基金進行監管仍然存在嚴重分歧。雖然八國集團各成員基本同意對沖基金主導的證券市場暴漲暴跌可能導致危機蔓延,但在如何預防這種災難性結果的策略上,各國意見不一。 

  大致來說,作為對沖基金主要基地的美國和英國主張通過對話和保持警惕來控制風險,特別是通過嚴格監管的投資銀行來“間接監管”對沖基金。而德國在對沖基金監管問題上的立場最為強硬。 

  其實,在對沖基金的運作中,各大銀行作為“原始經紀人”為其提供資本、承銷基金和分享盈利,在每一個對沖基金背後,都有一家或多家銀行作資金後盾。歐盟銀監會主席丹尼爾•諾伊認為,在新巴塞爾協議(2.5版)下,對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和組合風險有了更嚴格的監管,銀行已經對過度參與對沖基金的風險有了足夠警惕。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伯南克本月15日也表示,在他看來,難以對對沖基金實行嚴格審查。伯南克稱,對沖基金行業並不是一個完全同質的群體,很難收集它們的實時數據,如果政府對其實行強制監管,反而會促使它們產生道德風險。本月22日,美國、英國兩大主要對沖基金行業協會MFA和AIMA已經明確表示,拒絕制定行業操守規範。英國AIMA協會稱,各大基金在開始運作前都已經註冊,目前的行業指引已經足以監管市場。 

  對德國而言,不僅自身對沖基金發展相對滯後,本國經濟和企業也不斷受到國外對沖基金的干擾,這也成為德國謀求加強對沖基金監管的主要原因。 

  2005年,在德國證交所試圖收購倫敦證交所的過程中,因為投資於德交所的對沖基金的阻礙,導致收購計劃流產,從而激發了德國全社會聲討對沖基金的浪潮。隨後德國政府為增加對沖基金透明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強制要求投資某公司股權超過3%的都必須進行公告等。 

  有專家認為,德國的主張與美國核心利益相衝突,必然會遭到美國的反對,英國、日本等其他八國集團成員附和美國也在意料之中。 

  對沖基金起源於上世紀50年代初的美國,原意是指廣泛利用金融衍生產品進行投資保值的一類基金。然而,對沖基金後來的發展大大超出其原本含義。如今人們普遍認為,對沖基金是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杆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一種投資模式。 

  由於操作手法靈活多樣,特別是其誘人的高投資回報率,使對沖基金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為一股實力強大的國際遊資。它們以短線為主,大量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專門在國際上尋找各種獲利機會。 

  與主題基金、區域基金等不同,對沖基金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基金經理可全權處理投資策略,這使得其資金在全球市場上頻繁流動。一旦這類基金得手,失敗的一方會付出重大代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