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美國商會也“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2 11:29:13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台北美國商會日前發表“2007年台灣白皮書”,對於台灣經濟競爭力在亞洲四小龍中“吊車尾”,表達了關切之意。美國商會並針對有效振興台灣經濟之道,“呼籲”台灣在四個領域中進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呼籲“讓兩岸人員,貨品服務及投資能正常流通。”

  台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誠如美國商會會長所說,該會對於直航已經講了十五年,“該說的都說過了”,關鍵還是在於如何“起而行”的問題。十五年不是一個短的歲月,可以讓一個國家“向上提昇”,也足以讓一個國家“向下沉淪”。不幸的是,台灣走的郤是後面這一條錯誤的道路。過去十五年,台灣橫跨了國民黨執政時,李登輝時代的後期;也經歷了政黨輪替後,陳水扁執政的將近八年。我們認為,這是兩岸關係的一段“黑暗時期”,李登輝在“兩國論”的思維下,採取了“戒急用忍”的兩岸經貿政策。同樣地,陳水扁在“一邊一國”的考量下,把“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變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至此,三通直航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阿奇里斯之踝”(heel of Achilles)。 

  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理庭,把台灣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巧克力棒從大陸進口一事,批評為民進黨政府的“鎖國”政策。這個例子聽起來有一點誇張,但郤十分貼切地道出了民進黨把“去中國化”無限上綱的心態。民進黨執政以來,“國家安全”一直被視為遂其一黨一己之私的“萬靈丹”。問題是,台灣民眾是否因此更具有安全感?事實証明,在民進黨執政這段期間,社會治安敗壞和貧富差距擴大,台灣人民的痛苦指數已經步步升高。換言之,在台灣人民尚未面臨中共武力犯台的軍事威脅之前,卻已直接感受到經濟和心理等其他領域方面的安全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商會今年的“台灣白皮書”,把往年“對台灣政府的建議”,改為“對台灣民眾的呼籲”。美國商會認為,這是因為台灣民眾對許多重要議題的關切與商會不謀而合。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前後執政下,對岸已把“寄希望於台灣當局”的口號,轉變為“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社評表示,我們認為,美國商會和對岸的改變不是巧合,而是表現對當前民進黨政府的極度失望。民進黨可以把中共的改變視為統戰,但卻不能忽視美國商會從對台灣政府建議,改為對台灣民眾提出呼籲的弦外之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