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今天出版的《紐約時報》在國際版刊登文章說,重慶已經是中國內陸地區最大的都市,但在未來十年或更長一點的時間裏,更大的追求會刺激重慶設法跟上海、北京爭奪“全國最大的城市”的頭銜。
中新網引述文章說:在這個巨大的城市,看到滿是公寓的山丘,你可能會想起香港,這裡密集的人口會讓你想起東京,還有那些橫跨長江兩岸、如同布魯克林大橋的工程,可能還會讓你想到紐約。
文章用“巨人般的”、“水泥森林”、“一千二百萬人口”這樣的詞句來描述重慶,並認為它將是中國未來都市的範本。這篇報道被放在週五國際版 A15的頭條位置。報道配發了一張江北區一個建設工地的巨幅照片,反應這個城市正在迅速地成長。文章說:在重慶,到處可見新的高速公路、新的大橋、拔地而起的高樓,很多時候,新的景象到不會讓你感到驚奇,反而是很偶然地見到城市舊貌的痕跡時,你會吃驚。
文章認為:中國過去也曾建設了許多大的都市,比如從中國北部的天津到南部的深圳,但這些都市都集中在中國東部富裕地區。但重慶迅速崛起是一種象徵:北京正在花大力氣試圖使有著四分之三人口的內陸地區能享有東部的經濟繁榮。北京領導層已形成共識,要解決內地的貧困,就必須鼓勵成千上萬人選擇城市。
文章說:中國的城市化道路被認為是消除貧困的一條路徑。在一九七八年,只有百分之十八的中國人生活在城鎮。但在二〇一〇年前,中國當局預計這個比例將增加至百分之五十。人口統計學家和很多其他的專家稱之為人類歷史上一次最大規模的移民。
文章說,一個接一個,中國內地的城市爭先恐後地實行城鎮化。但不論是從規模、目標或者改造的程度看,有著一千二百萬人口的重慶都自成一格。伴隨重慶經濟成長,這個城市每年吸引約二十萬人來到這裡,相當於增加一個美國俄亥俄州的阿克倫(Akron),或是佛羅裏達州的奧蘭多(Orlando)市的人口,且重慶仍沒有停止城市化的步伐。
文章說:他們還在擴大城市的容量, 通過一個名為“一小時經濟圈”的規劃,他們迅速地將城市周邊地區聯繫在一起。 重慶希望在未來五年內能夠使大約二百萬農村人口遷入距離市中心一小時車程的新城鎮區,此後五年內再遷入兩百萬人。
文章也認為,龐大的人口遷移計劃使重慶環境面臨巨大的壓力。重慶是一個以水運、鋼鐵、冶煉、摩托車製造和汽車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城市,環境污染一直困擾著這個城市,重慶計計劃將製造大量空氣污染的大型鋼鐵廠移至郊區,也正擬定其他解決之道。一位環保人士表示:“去年冬天,你可以見到十天的藍天白雲,這在更早之前是見不到的”。不過這位環保人士也說,隨著人口增加,城市環境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這篇文章報道了一位從加拿大回到重慶的工作的趙姓女士,她坦率說選擇回到重慶,因為她認為重慶比起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機會。
這篇報道還配發了一張進城打工的農民的照片。文章說:在重慶,你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人,每天拿著根木棍,徘徊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們都在尋找臨時搬運工作的機會,其他一部分的新重慶人則進入忙碌的建築業。
文章報道:余海(音譯),一個長著娃娃臉的二十五歲男子,他今年四月份獨自從家鄉四川來到重慶,希望能賺到足夠多的錢來幫助他家中已經七十歲但仍堅持田間勞作的父親。“我的父親幹得很累”,住在工地附近余先生說,他的周圍不乏剛從農村過來的民工。他說:“如果我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會堅持下去”。余先生接著說“我為什麼要回家?在家種地實在太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