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軍報駁美報告:與兩軍關係主流不符的雜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04 09:58:47  


  5月25日,美國國防部公佈了200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力量報告》,共6章、15個附件。該報告對我國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妄加評論,主觀臆斷我軍作戰思想和軍事能力,曲解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目標和方向,誇大台海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是與當前中美兩國、兩軍關係主流不符的雜音。 

  “中國威脅論”的陰影揮之不去 

  綜觀五角大樓歷年的報告,“中國威脅論”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一根主線,它將中國發展軍事力量的正當需求,炒作成為破壞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的威脅,今年的報告也不例外。 

  該報告描述了中國正在研發的新型武器裝備的狀況,列舉了有關國家對中國出售的武器和轉讓的軍事技術,據此得出中國對美構成了軍事威脅的謬論。《報告》稱:中國正在進行全面軍事轉型,加強力量投送,反進入和地區拒止能力;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著眼點近期是應對潛在的臺灣衝突,遠期是為了實現地區和全球目標;中國未來的軍力將成為改變東亞軍事力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中國戰略力量的影響甚至已超出亞太地區。 

  發展並擁有適當的軍事力量,是任何主權國家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國家發展利益的正當權利。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軍事強國,即使如此,美國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軍事轉型,拉大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差距,謀求對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的絕對軍事優勢。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發展中國家,長期國防投入不足,軍隊的威懾和實戰能力還不能適應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挑戰的需要。所以,中國保持一定的軍事力量是自身防衛作戰的客觀需要,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的正常訴求,不針對任何國家,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 

  對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妄加質疑 

  《報告》認為中國崛起成為地區政治與經濟強國並具有全球野心,這是當今戰略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將對地區和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一方面,該報告提出美國歡迎中國作為和平與繁榮國家的崛起,並鼓勵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

  另一方面,《報告》秉承去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思想,把中國看作一個“處於戰略十字路口”的國家,認為中國的發展道路存在不確定性,對中國的戰略選擇懷有戒心。這顯然是以“冷戰”思維對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提出質疑。 

  一個國家對世界和平是否構成威脅,並不在於它的國力是否強大,而在於它的文化傳統、歷史實踐和政策方針。從文化傳統來看,“以和為貴”的思想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從歷史實踐來看,愛和平,重防禦,求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共禦外侮,始終是中國追求的目標。從政策方針來看,中國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肆意曲解中國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 

  《報告》重點對中國奉行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進行了評述,無端猜測中國在制定“先發制人”戰略。 

  《報告》認為,中國軍力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支現代化力量,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具備了在周邊地區遂行先發制人軍事打擊的能力和前提。

  此外,《報告》還強調先發制人戰略與現代的“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是一致的,並引用我軍《戰役學》中對積極防禦的定義,牽強附會地把積極防禦與先發制人相提並論。《報告》還顛倒黑白,聲稱中國抗美援朝戰爭和對越自衛還擊戰實際上是先發制人的戰爭。 

  上述觀點表明,美國國防部是在肆意曲解中國的國防政策。其實《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就明確提出,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