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農民大利多 農地逾25公頃可變更建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3 10:51:47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行政院”本周瞄準七十萬農民,釋出政策利多,由政府成立一千億元的農村改建基金,補助農民修繕、改建農舍、住宅,並擬有條件釋放農地,讓開發商規畫成低密度的田園住宅社區。

  聯合報報道,經建會今天將送出“農村改建條例”,報請“行政院”核定,未來中南部面積達二十五公頃以上的特定區農地,即可透過縣市政府爭取變更為建地,可望使許多農民一夕致富。

  為積極落實陳水扁宣示的“三中政策”,經建會主委何美玥表示,台灣一年有二十二萬公頃的休耕農地,政府每年要為此付出一百億元的額外補助,活化過剩農地成為未來中南部發展的首要之務。

  負責規畫此案的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也指出,預期四年內可改善四千個農村社區的公設,有多達五十三萬農戶可望受惠;而政府日後的開發所得,未來將提撥四成給地主,三成給“中央”,三成留給“地方政府”。

  對於外界批評農地即將變建地,一千億又得花納稅人的血汗錢,“行政院”高層說,一千億元基金中五百億元是由政府分年編列公務預算挹注,五百億元則取自開發利益。至於規畫田園社區,農地雖可變更為建地,卻是有條件開發,主要選都市邊緣的區位,而且不能蓋在山坡地或保育地,“內政部”也會做總量管制。

  農村改建條例明訂釋出特定農地,變更地目開發田園住宅機制,其中農地來源可由地方政府尋找,或建商與土地所有權人提供,但都必須經地方政府遴選後,提報“中央”評選核可。為低密度開發,明訂建蔽率百分之卅,容積率百分之六十,綠化比率也不得低於開發基地的五成。

  官員說,由於農地價格與建地價格相差甚大,以桃園為例,目前一公頃農地平均價格不過一萬元上下,如果能變更成建地,每公頃平均價格頓時飆高為九萬元,若是申請變更農地位於精華區,官員低調表示,地主獲益甚至可能高達百倍。

  同時,為了規畫大面積的整體住宅風格,條例中也規定,只有總面積為二十五公頃以上的農地(相當於一個大安森林公園的面積),才符合申請資格,並須透過縣市政府向中央推薦,全案將在“行政院”會通過之後,第一時間送將“立法院”審議。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