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第三勢力在台灣能有空間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3 11:17:46  


  中評社香港6月13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台島夜話今天刊登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馬康莊的評論文章說,繼民進黨青壯派周奕成等人擬組“第三社會黨”之後,前“行政院長”唐飛號召社會公正人士籌組智庫型“台灣前途展望協會”。唐將軍以75歲高齡不計辛苦,四處奔走,希望喚回台灣已放棄政治的中產階級和知識份子,將前途掌握在自己手裏。唐飛指這個協會不是政黨,而是以論壇演講形式與各界探討台灣未來。唐將軍準備網羅的台灣知名人士包括龍應台、南方朔、李家同、林穀芳等。 

  文章說,消息傳出,藍綠陣營都對此抱觀望態度,不但有人說這是笨人笨事而且斷言它沒前途。因為台灣政局由藍綠兩大板塊把持,實際上根本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所謂的中間選民究竟有多少,沒人知道。他們既然被歸類為中間分子,說明了這些人立場搖擺,政治傾向不明確,多數政治冷感,談政治理念說不動他們,很難發動他們積極參與任何政治活動。龍應台、南方朔等意見領袖在台灣早赫赫有名,他們的政見時常見諸媒體,幾乎知無不言,多少年來他們的建言並沒有左右台灣的政治。邀請他們在唐飛籌組的“展望協會”演講,只是多了一個平台給書生論政而已。對於選票的去向,政黨輪替,政策制定,台灣未來,會產生影響嗎?有人做出結論,台灣根本就沒有中間選民,或者說所謂的中間選民並不重要,他們是一團散沙,無法組織起來,台灣的政治生態在20年內將繼續維持藍綠板塊實力相當、對峙不下的局面。

  僅就過去20多年台灣的政黨發展過程來看,第三勢力的確很難成氣候。在國民、民進兩大黨之外一直有其他政黨的成立或衰敗,如新黨、親民黨、“台聯黨”、勞工黨等等,新黨、親民黨也曾盛極一時,於今都已萎縮,“台聯黨”更面臨年底“立委”選舉掛零的滅黨危機。以民生、環保為取向的政治團體也有不少,其中頗具規模也維持比較久的有“紫色聯盟”,但是它在動員選票,推動議題方面,影響力非常有限。

  文章指出,妄言中間選民不存在或不重要未免偏激,中間選民不容易組織起來的論點也不盡正確。去年9月紅衫軍“倒扁”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但紅衫軍最終以失敗收場。事過境遷,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紅衫軍領導集團無能,他們未能把握群眾的真正意向,取得最大公約數,轉轟轟烈烈的群眾抗爭為長遠存在的政治力量。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旺盛民氣,一夕化為烏有,促使更多的人對政治冷感。

  但是組織新政黨在台灣從未間斷。本月15日由農漁會籌組的“台灣農民黨”將在高雄縣成立。高雄縣農會總幹事蕭漢俊表示,成立大會不會有台面人物出席。而與農會關係深厚的國民黨大佬王金平,一味撇清對此不知情。農會一直是國民黨的死忠樁腳,國民黨也比較照顧島內農民,這次出現了“農民黨”,明顯是黨內窩裏鬥。觀察家指出,自王金平拒絕“馬王配”後,黨內矛盾加深,擁王的高雄縣白派地方勢力策動成立“農民黨”,主要是想展現一下擁王的實力,但一般基層農民並不看好它,認為農漁會如能認真為大家謀福利,又何必另外組黨。

  文章認為,農民黨的群眾不屬於中間選民或第三勢力。台灣民眾對民進黨和國民黨都十分無奈和厭倦,他們熱切期待有第三選擇出現,但是能點燃民眾希望的新政治領袖和符合民眾要求的政見還沒出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