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別叫父親太沉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8 09:59:16  


  中評社香港6月18日電/昨日父親節,酒樓生意暢旺,有子女一早去等位,請爸爸飲茶。雖然人們常說父親節的氣氛遠較母親節遜色,不過近年來已有改變,子女們都會藉著這一天來感謝父親的辛勞,反映出社會逐漸理解到父親的艱辛和沉重。昨日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不少在職父親因工作時間過長及周日需要工作,以致缺乏與子女溝通的時間。繁忙的香港,父親們確實太累太沉重,政府、社會和家庭都應該體諒和理解他們,減輕他們各方面的負累。

  香港文匯報今日發表社評說,調查顯示,四分之一受訪小學生認為與在職父親相處時間不足夠,近三成在職父親不能在周日與子女一起進行親子活動。這反映工時過長的問題不僅令到員工心力交瘁,影響其本人的生活質素,更影響到他們的家庭生活。傳統上,父親是家庭的支柱,既要為養家活口奔波,又要負擔教育子女之責,家庭的重擔大部分壓在父親肩上。但父親們往往為保持尊嚴,就算多辛勞都只是悶在心裹,不與人傾訴。他們不僅累在身,更是累在心。

  近年香港經濟轉型,出現“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現象,包括基層和中產在內的一些傳統工作職位,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父親為保住一家人的飯碗,面對長工時的要求往往只能啞忍。許多父親在工作上已承受不少的壓力,但同時又要抽出足夠時間陪伴子女,往往難以兼顧。這個問題相當普遍,委實值得社會關注。

  日前有機構以“成功父親”為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為人父者認為“賺錢養家,照顧家庭”是父親首要的條件,可見養家是父親最大使命的想法早已根深柢固,難以改變。不過,近年來不少母親重投勞工市場,逐漸分擔了父親的經濟支柱角色。有些父親由於工作不順利甚至失業,亦逐漸由“主外變主內”,負責照顧子女,打理家務,長期作為一家經濟支柱的父親,要適應新角色殊非容易。有些父親一時未能調節角色,可能引致家庭失和。這實在需要家庭成員的支持和諒解,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新角色。

  單親父親在香港日漸增多,並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群體。但社會上對此的關注明顯不及單親媽媽。男性往往較為內斂,不喜向人求助。加上政府對單親父親的支援並不足夠,單親父親往往求助無門,處境更加艱難。預期單親父親的數字將會不斷增加,政府應考慮為他們提供適當的支援,避免他們孤單無援,釀成社會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