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戰略武器爭端既不會冷戰也不熱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8 12:11:36  


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組成部分ABL機載高能激光反導飛機。(資料圖)
  自今年2月普京在“慕尼克講話”中嚴詞譴責美國“濫用武力”以來,俄美齟齬不斷,尤其是圍繞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兩國間的爭吵更是難分難解。普京警告說歐洲可能重新成為俄羅斯武器瞄準的目標,布什則指責普京“引發冷戰”。美俄關係再次引得舉世矚目。
  
  在俄羅斯最近的一次民調中,1/3的被調查者把美國看作愛沙尼亞和格魯吉亞之後的第三敵國——毫無疑問,俄美關係正在面臨蘇聯解體以來的又一次巨變。然而,與此前的幾次調整相比,這一輪變化卻有著不同的特點。

  “批判”與“反批判”

  慫恿北約和歐盟雙雙東擴、四處策建“顏色”政權之後,美國沒有放鬆對俄戰略的“革命”。

  華盛頓不僅決定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反導系統,在前蘇聯的“兄弟國家”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設立軍事基地,還要將海基雷達從夏威夷群島移到毗鄰俄羅斯的阿留申群島,並考慮開發新型熱核武器。與此同時,美國還在加緊鼓動科索沃獨立,徹底肢解前南聯盟,鞏固冷戰成果。

  面對坐臥不安的俄羅斯,美國人是“務實”又不忘“務虛”,極力批判普京“專制獨斷”、“民主倒退”、“恢復帝國”。

  今年以來,美國國務院連續發表報告,在人權和民主問題上對俄羅斯大加撻伐,還說要支援俄非政府組織和反對黨,視保證俄今明兩年大選的“民主透明”為己任。

  4月中,美國國務院2007~2012年外交政策戰略計畫出籠,又開始批評俄羅斯強化中央集權,對經濟干預過多,限制新聞自由,利用能源控制鄰國,向伊朗、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等“無良國家”出售武器……華盛頓對莫斯科“劣跡”的如此指責,已經達到了蘇聯解體以來的頂峰。

  普京終於忍無可忍,開始了對華盛頓的“反批判”。去年,他在國情咨文中把美國比作心兇手黑、只知吃人的惡狼;今年2月10日,他當著西方領導人的面,發表了著名的“慕尼克講話”,聲討美國單邊主義、窮兵黷武、無視國際法、動輒施暴、危及和平;5月9日,普京在紅場閱兵式講話時把布希外交喻為納粹第三帝國的翻版;5月31日,普京在記者招待會上給美國貼了“帝國主義”的標籤。

  同日,布什指責普京“引發冷戰”。

  既為義,更為利

  今天的美俄之爭,涉及內政外交的根本理念,事關道義。美國要把“美式民主”作為普世價值觀推廣到全世界,俄羅斯主張適應本國國情的“主權民主”;美國要維持一超獨霸的格局,俄羅斯實行多方位外交,要成為多極世界中單獨的一極。

  然而,俄美之爭在更大程度上涉及利,涉及俄羅斯的安全和經濟利益。

  雙方的利害衝突首先涉及地緣政治層面。

  在俄羅斯看來,美國對俄橫加指責,並不是出於對民主和人權的關心,而是擔心俄羅斯國力上升,迅速崛起,挑戰美國的單極世界。

  美國的利益網覆蓋全世界,在前蘇聯地區鼓動“顏色革命”,是為了擠壓俄戰略空間,根除“復活帝國”的危險。俄羅斯不僅要固守蘇聯殘留的這一畝三分地,還想通過俄白聯盟、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和獨聯體,恢復俄羅斯帝國或蘇聯全盛期的疆域。

  當前,美俄爭執的焦點是戰略武器和常規武器的研製、部署和控制,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美國打算2012年前在波蘭部署含有10枚攔截導彈的防禦系統,在捷克部署雷達系統。美國不厭其煩地安慰俄國,說這套耗資三五十億美元的系統,是為了防禦伊朗和朝鮮或恐怖分子的導彈襲擊。

  普京不信這套鬼話,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部署的不是防禦性系統,而是戰略核武器系統的一部分。”

  俄羅斯報以“非對稱行動”:暫停實施《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要在本國的歐洲地區部署抵禦北約的武器,甚至可能退出蘇美中導條約,重新部署能覆蓋西歐的中程導彈,並揚言在必要時摧毀東歐的導彈防禦系統。

  在科索沃獨立問題上,俄羅斯也有“非對稱”目標。例如,如果西方鼓動科索沃獨立,莫斯科可以不行使否決權,但是要以北約承諾不東擴到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為保證。此外,若科索沃實現獨立,那麼俄羅斯又可以為格魯吉亞和莫爾達瓦境內三個親俄地區的獨立製造先例。

  經濟方面,美國不僅想讓西歐和其他國家擺脫對俄的能源依賴,而且想控制俄羅斯、中亞及里海地區的能源和能源通道,這同普京以能源支撐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國家控制能源、用能源實現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的戰略水火不容。

  既不冷戰,更不熱戰

  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擺脫蘇聯解體時的混亂和貧弱。國內政局穩定,普京的支持率高達70%以上。去年,俄羅斯能源產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以百姓擁戴和經濟實力為後盾,普京已敢於對美國說“不”。可是,既然俄羅斯備受美國欺負,為何沒
有引發對抗?

  從軍事上看,美國的實力仍然全球無敵,其軍費占了世界的40%,軍事技術領先其他國家15~20年,擁有700多個軍事基地。

  對美國而言,俄羅斯除了陸基彈道導彈數量對美有611比510的優勢外,其餘領域的俄美較量莫斯科一概處於劣勢:現代化戰略轟炸機12比21,導彈核潛艇12比14,航母1比13,軍人120萬比140萬,現代化坦克300比5000。俄軍費雖然6年內增長了2.5倍,但金額僅為美國的1/25。

  從經濟上看,美國雖然國債8.3萬億美元,但實力依然世界無雙。其GDP占世界的近1/4,是最大的資本進出口國,生產世界41%的高技術產品、50%的航空航太產品和30%的電腦。而俄羅斯的GDP去年剛超過1990年蘇聯解體前夕的水準,約為美國的1/20。

  熱戰打不得,打“冷戰”如何?

  當初蘇聯擁有正規軍450萬,洲際導彈1400枚,陸軍169個師,坦克和裝甲車10.5萬輛,作戰飛機8100架,艦艇330萬噸,尚且在“冷戰”中吃了敗仗,落了個大國崩潰的下場,今不如昔的俄羅斯怎是美國對手!

  競爭與合作並不抵觸

  俄美關係不僅現狀不樂觀,近期前景也不看好。

  俄美“戰略夥伴關係”僅限於宣言,既缺乏實際行動,也缺乏常設機構或條法基礎。同時,這種關係也缺乏經濟基礎和利益集團的支撐。兩國貿易額長期徘徊在百億美元的低水準上,俄在美外貿和資本輸出中的比重還不到1%。另外,美國政界領袖對俄印象乏善可陳,俄羅斯則幾乎是朝野一致反美。

  兩國都面臨明年的總統換屆選舉,在對外政策上顯示維護本國利益的堅定決心,是爭取選民、擊敗對手的有效手段。從客觀上講,明年總統換屆後兩國矛盾有可能加劇,兩國關係中占上風的趨勢將是競爭,而不是合作。

  然而,千萬不要以為俄美從此就成冤家對頭,只鬥不合。

  如今在意識形態和全球利益上,雙方畢竟已沒有蘇聯時期那種你死我活的對抗,而且在反恐反毒、防止核武器擴散、控制熱點局勢、環保和能源等具體領域,仍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今天俄羅斯對美國,已經不再一概肯定或全盤否定,哪些地方要鬥,哪些領域要合,首先取決於本國利益。再說,兩國都還有少數人夢想俄美結盟,共管世界。(來源:《環球》雜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