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台灣能從北歐經驗中學到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9 10:09:19  


  中評社香港6月1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在地理上,台灣與北歐雖然距離很遙遠,但北歐的模式確實令人眼睛一亮;雖然在模仿上有點困難,但北歐的經驗確實是令人羨慕!但相信許多人在閱讀後所獲得的另一種啟示是,要締造台灣價值,其實是有許多的模式可供選擇,而這許多模式都能提供更多的想像空間! 

  社論表示,在台灣的視聽空間裡,北歐真的是既陌生又遙遠,有形的地理距離不說,光國際新聞媒體都很少會提及這些地方,特別是相較於東亞、北美、中東乃至西歐等地而言。換言之,除非是為了觀光,或是媒體主動製作特別專題,北歐真的很容易被人忽略、甚至被遺忘。而透過中國時報這次在北歐專題中所報導的內容,應該會讓很多人承認,北歐經驗所能提供給台灣的,不僅僅只是某種發展模式的借鏡,而是提供了另一種值得追求的價值 。 

  北歐諸國在許多客觀條件及處境上都與台灣很近似,都是小國,地理幅員有限,能源供給匱乏,高度依賴外貿生存,近年來人口也同樣呈現負成長,而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也同樣面臨工作機會不斷外移的困境。然而這些北歐國家卻締造了許多台灣所欽羨的成就:強勁的國家競爭力、名列前茅的國民所得、穩定的福利制度、成熟的女權意識、能源環保的模範生、擁有多個馳名全球的品牌、協商與對話的公民政治文化……等,這些成就一直都是台灣過去幾年所自我設定卻未達到的目標,如今在北歐都見證到了。 

  講得更直接一點,北歐成功的模式,襯托出台灣當下許多已成為慣性的觀念,被證明根本就是迷思,也讓許多台灣向來宣稱是很難達到的目標,被證明根本全是託辭。 

  社論舉例說明,譬如在締造具全球競爭力的品牌上,北歐的經驗證明:自創品牌的關鍵,來自於創新與研發的能力,與母國市場的大小沒有關係。長久以來,台灣的中小企業主一直都是寧可選擇代工,也不願意開發自有品牌,結果台灣往往有能力替全球頂尖品牌的產業接單代工,卻找不到幾個能傲視全球的自有品牌。企業主所持的理由一概都是母國的市場太小,不易形成經營規模,所以開發自有品牌的風險太大云云。而北歐諸國人口多數比台灣更少,卻成功開發包括易利信在內的許多全球品牌,原因就是他們根本一開始就以全球為“母國市場”,他們大量投資創新研發,經營管理上強調扁平式的共識決策,行銷上則與其他國家結盟合作建立市場,養大了市場再談競爭。這與台灣吝於投資研發、管理上強調以企業主個人權威主導決策、行銷上則過度依賴母國市場為基礎的模式,可說是完全不同。 

  再例如在環保與能源政策發展上,北歐的經驗也證明:強調環保與發展替代能源為前提的政策,不僅不會衝擊產業發展,反而能締造另一種“綠色能源”的可能。台灣這幾年幾乎不理會“東京議定書”的警語,不斷開發高耗能的產業,甚至越來越視環評為發展的絆腳石。北歐的經驗則證明,它們早在百年前就使用焚燒生活垃圾來生產能源,以熱電聯產這項能源為例,如今已經能夠提供丹麥百分之六十的暖氣和百分之五十的電力,而全球的風力發電有三分之一來自丹麥,如今的丹麥已從一個百分之百的石油進口國,變成歐盟唯一能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則是致力開發替代性的生化燃料,並宣告將在二○二○年停止使用石油,成為全球第一個以替代能源為主的“無油經濟體”。對太陽能的開發更是不遺餘力,斯德哥爾摩的哈姆濱湖城二十年前還是一個重汙染的地區,如今藉由將垃圾轉化為燃料,以及開發太陽能電力的實踐下,已成為環保的模範生。北歐的這些事例,台灣從官方到民間不知倡議過多少遍,卻從未被認真對待過,如今北歐的經驗證明,台灣其實一直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社論指出,北歐的借鏡當然不僅於上面提到的兩點,譬如北歐的經驗還證明,政治不一定非要鬥得你死我活,政黨之間當然有分歧,但沒有什麼政策是無法對話與協商;北歐的經驗也顯示,善待新移民,積極引導他們融入主流社會,是可以讓新移民成為整個社會的資產,而不必然是負擔的。北歐當然不是理想國,但畢竟他們向台灣提供了另一種“可能”,讓我們承認許多理念與事物,從來就不是那麼“理所當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