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圖為太空軍事化立法 爭奪制空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5 10:05:04  


日本“情報收集衛星”示意圖
  20日,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和公明党議員向國會提交了旨在允許日本以自衛為目的、軍事利用太空的《太空基本法》草案,若這一法案獲得通過,將為日本發射和使用間諜衛星掃清障礙。

  期望獲得民主黨支持

  提交法案的日本執政聯盟議員表示,根據《太空基本法》草案,對日本太空活動的限制將有所減少,即不再限制太空活動為“非軍事目的”,只禁止有“侵略目的”的太空活動。

  執政兩党於6月中旬將有關討論概要製成正式法案,20日提交本屆國會後,將對這一法案進行國會審議。在本屆國會討論的基礎上,執政聯盟兩党的議員預計將在下月參議院選舉後舉行的國會特別會議期間,對這一法案繼續進行討論。他們希望能夠獲得最大反對黨民主黨議員的支持,以爭取推動這一法案獲得通過。

  在執政聯盟內部磋商期間,公明黨對於用於“軍事目的”的太空活動的態度一直較為謹慎。今年6月上旬,公明黨與自民
党達成協定,即必須在法案中對“自衛目的”進行嚴格限制,但是目前有關限制的細節還未披露。

  間諜衛星網運行已久

  根據1969年的一項國會決議,日本不可發射使用比普通商業衛星偵察性能高的間諜衛星,但是日本政府軍事利用太空的想法由來已久。自1998年第一次朝鮮導彈危機後,日本國內就出現了開發用於軍事目的的間諜衛星的呼聲。

  日本媒體指出,事實上日本近年來發射的4顆衛星已經具備了間諜偵察能力。但是,由於1969年決議的限制,日本政府一直沒有公開承認其“間諜衛星”的身份,並且沒有根據1974年通過的國際公約向聯合國進行註冊。日本內閣衛星情報中心巡視員星野敏彥去年底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就指出,日本的間諜衛星是“公開的秘密”。

  衛星實力可媲美美國

  此次提交國會的《太空基本法》草案一旦獲得通過,日本政府利用高精度偵察衛星搜集情報的障礙就將正式掃清,日本自衛隊將可以公開發射和使用用於導彈防禦系統的預警衛星等軍事偵察衛星。

  執政兩党議員稱,利用太空的“國際標準”允許“非侵略性的”太空軍事利用,如發射間諜衛星等,因此這一法案是符合“國際標準”的。他們還表示,這一法案如獲得通過,也將有利於日本太空工業的發展和加強日本的太空開發活動。

  日本輿論認為,一旦掃除政策障礙,以日本的科技實力,開發出可與美國相媲美的軍事偵察衛星只是時間問題。(馬晶)

  專家點評

  日本緊跟美太空步伐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劉江永表示,日本執政聯盟向國會提交《太空基本法》草案,要求允許日本自衛隊“軍事利用”太空以“自衛”,這將對國際社會共同認可的太空非軍事化帶來新的衝擊。

  劉江永指出,首先,日本未來的國家發展方向就是更加注重科技發展和軍事防衛戰略的調整,而太空則是其中的重點領域之一。日本在太空技術和資訊技術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水準,勢必有爭奪制空權的訴求。

  其次,世界一些國家如美國等,近年來都致力於把太空定位技術用於指揮作戰,可以說新軍事變革的方向離不開太空技術。而日本作為美國的軍事同盟,也希望能跟上美國的步伐和世界主要潮流。這也是日本為了加強日美軍事一體化的舉措之一。

  此外,日本在安全方面始終對中國抱有戒心,特別是中國近年來運用本國技術取得了太空方面的許多成就,日本對此相當關注,也希望對中國進行多方牽制。

  劉江永表示,和平利用太空是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而日本試圖為太空軍事利用立法,可能會為國際社會共同認可的太空非軍事化帶來衝擊。

  延伸閱讀

  四顆諜星監視全球

  在聯合國未作登記的情況下,日本有4顆間諜衛星已經在太空運行了4年,儘管日本曾簽署了應向聯合國報告所有間諜衛星的國際條約。

  秘密發射

  《日本時報》近日報導說,儘管日本的太空計畫相對透明,而且在發射衛星時就公佈了幾乎所有相關資訊。然而,日本幾乎沒有披露關於這4顆間諜衛星的情況,這些衛星是通過H-2A火箭於2003年或2007年發射升空的。其中兩顆衛星是光學衛星,其他兩顆則是雷達衛星。

  將這4顆衛星的功能結合在一起,日本就可能每天一次地監視地球上的任何角落。

  在日本秘密完成間諜衛星計劃的研究工作後,政府只披露說“軌道高度為400至600公里,衛星每4天回歸原位”。迄今為止,日本只宣佈了發射成敗情況,從未公開軌道的細節和衛星的照片。

  全能搭檔

  日本太空偵察網中的4顆衛星中,2顆是光學偵察衛星,2顆是雷達成像衛星。前者載有望遠鏡和數碼照相機,可識別地面5米大的物體;後者可自動發射電波,然後把地面反射回來的信號合成黑白圖像。軍事專家介紹說,光學成像偵察衛星的優點是空間解析度高,但存在不能全天候、全天時偵察的先天不足。而雷達成像偵察衛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從而能識別偽裝,發現地下軍事設施。因此,從目前技術水準來看,兩者結合使用是最佳“搭檔”。

  國際聲音

  朝鮮狠批日本太空軍事化動向

  朝鮮《勞動新聞》20日發表評論,對日本執政兩黨提交《太空基本法》草案進行批評,並表示此舉將對地區局勢帶來負面影響。

  這篇評論說,安倍政府試圖以通過《太空基本法》來尋求軍事利用太空的法律框架,並將其作為國家政策。日本政府聲稱高精度間諜衛星以及其他手段收集的資訊只能被用於自衛目的,但同時又考慮通過《太空基本法》,這只不過是一種策略,試圖掩蓋日本政府的險惡意圖,以完成其“海外擴張”的準備工作,並加強他們通過太空間諜衛星對朝鮮以及其他國家進行的監視。毫無疑問,安倍政府使太空軍事化的意圖將會對朝鮮半島局勢和其他亞洲國家帶來負面影響,而此前日本篡改歷史等做法已經導致局勢變得緊張。

  這篇評論還說,日本試圖通過《太空基本法》和使太空軍事化的做法只會導致日本陷於國際孤立和自我毀滅,安倍政府最好停止太空軍事化的企圖。

  新聞背景  

  1969年決議走向窮途末路 

  根據1969年的一項國會決議,日本在發射人造衛星等宇宙開發方面上,必須遵從“限於非軍事目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日本不可發射專用於軍事偵察的衛星。

  自民黨一直聲稱,這一決議阻礙了日本偵察衛星性能的提高。和平利用原則只允許利用民用領域已經普及的技術,使情報搜集衛星的識別能力始終在商業衛星的水準上踏步。

  日本目前已著手開發下一代情報搜集衛星。此外,用於防衛目的的高性能衛星掃清政策障礙的議案也一直在醞釀中。早在今年1月7日,自民黨就公佈了一項法案,內容是修改宇宙開發的和平利用原則,允許進行以防衛為目的的宇宙開發活動。根據這項法案,運用最尖端的技術開發和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將成為可能。

  到了3月28日,自民党太空開發特別委員會正式決定制定新的《太空基本法》,自民党太空開發特別委員會認為,日本政府原先的政策早已不合時宜,制約了日本太空相關產業的發展,以致日本的太空開發遠遠落後於他國。他們認為,現在是調整太空開發政策的時候了,“只要是非攻擊性的軍事利用,理應屬於和平利用範疇”。這些舉動直接推動了自民黨和公明党向國會提交《太空基本法》草案的步伐。(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