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馬蕭正在往前走,台振衰起敝之所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7 11:47:32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馬英九與前“行政院長”蕭萬長廿三日上午十時許一同舉行記者會,宣佈搭檔角逐○八大選,“馬蕭配”正式成局。

  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此消息甫傳出,外界反應相當有趣。“藍委”驚訝:不會吧!能勝選嗎?謝營幕僚也偸偸鬆了一口氣,他們原本擔心馬會挑女性副手,如蔡英文。這不但局限謝長廷的選擇空間,還會連鎖引起泛綠陣營的內亂。但據臺灣《聯合報》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馬蕭配”目前以高達五成的支持率遙遙領先“謝葉配”的二成三及“謝蘇配”的二成七,效果好得超乎想像。

  從國民黨內部來看,蕭萬長曾是排名在王金平之前的首席副主席,在黨內被長期視為本土派領袖,其當選可暫紓王金平心中不平之氣,將內耗損失減到最低。從黨外來看,蕭萬長對李登輝和陳水扁都曾有過輔佐之誼,關係良好,而他在臺灣“行政院”內以及經濟主管部門都有豐沛的人脈資源,使綠營投鼠忌器,不敢窮追猛打。

  針對外界對副手人選缺乏新鮮感的質疑,馬英九表示,過去七年來,民進黨政府的“經濟部”、“財政部”乃至“行政院長”常換新人,但新人有無帶來新政,“我看不出來”。在當前臺灣經濟最困頓之際,更需要穩健的舵手引導臺灣脫困,不應只求短暫的耳目一新。

  社論認為,拚經濟、救民生乃是臺灣的當務之急,馬英九選擇了忠厚正直的“微笑老蕭”,當眞以拙勝巧,民調用高支援率恭喜了吳伯雄眼中這一對最不奸巧的候選人。

  遠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暴跌、日本蕭條,東南亞腥風血雨。蕭萬長臨危受命,接掌“行政院”,以穩健的財經對策,安然逃過金融災難,還讓臺灣當年的經濟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六點八、一九九八年也達到百分之四點八,是亞洲地區受害最小的經濟體。那個年代,臺灣的生命力,眞讓人懷念。 

  一九七八年臺美“斷交”前,還是蕭萬長親率外貿團赴美談判,成功促成了臺灣與美國對等貿易的相關條約,保住了臺灣與美國“斷交”後十年以上的對美貿易最優惠待遇。老蕭的專業長才與危機處理能力都毋庸置疑,上帝送給臺灣的這個寳貝,直比三國魯肅,貌固忠直,胸有溝壑。

  社論指出,臺灣經濟如今最大的危險是正被東盟十國與大陸、印度二強構成的亞洲自由貿易區排斥在外,幾淪為亞細亞的“經貿孤兒”,未來十年若無改觀,對經濟發展打擊之大,難以想象。最近北市的一項民調卻顯示,有四成民衆認為臺商赴大陸是失業的主要原因。當這種“偏見”與“謊言”還未曾完全消除時,經濟牌所能發揮的“吸票效果”很値得懷疑。

  社論認為,蕭萬長被馬英九提名後,將採取“主動出擊、廣佈論述”的策略,將兩岸議題與全球化議題相結合,在論述時讓臺灣人知道“兩岸開放與全球經貿同步”,提出一個又一個的政策方案,逼迫謝長廷只能跟着馬英九的腳步走,這才能顯示國民黨不再是“捱打派”,也具有攻擊能力。“走出‘恐中’陰影,將大陸定位為全球競爭的腹地;亞洲其他三小龍才是臺灣的對手。”蕭萬長的吶喊方是○八大選眞正的有效議題,馬蕭配乃成臺灣振衰起敝之所繫。 

  國民黨十七全會上,馬英九許諾執政以後“每年經濟成長超過百分之六,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並在二○一一年,平均“國民所得”突破兩萬美元”。能得蕭萬長良將輔佐,這一夢想未必不能實現。究竟該選誰,飽受亂政之苦的臺灣人當然心裡有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