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學者:美國通過慰安婦議案能否驚醒日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7 15:27:05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中國網》刊登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法學博士秦治來的文章說,6月26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以39票贊成、2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一二一”號決議案,譴責日本在二戰期間強征亞洲其他國家婦女充當日軍“慰安婦”。

  文章說,今年1月31日,這份議案由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日裔美國民主黨國會眾議員邁克•本田提出,要求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慰安婦”問題,以明確的方式就此道歉,並承擔有關歷史責任。“本田議案”提出不久,曾被擱置一段時間。3月1日,安倍公開發表否認“慰安婦”問題的言論,再次使這項議案回到人們的視線。為了阻止“本田議案”的順利通過,日本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並聘請高級遊說人員不斷在華盛頓四處活動。尤其是,日本議員等63名人士在6月14日的《華盛頓郵報》上登載了內容為“沒有強征慰安婦,慰安婦受到了很好的待遇”的整版廣告,並妄稱“要與美國人民分享歷史真相”,再次否認強征“慰安婦”的歷史事實。這份廣告的刊登實屬“拙劣”之舉,“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沒有實現混淆視聽的企圖,反而引起了美國國內社會的強烈不滿,直接導致“本田議案”的表決進入“快車道”。

  圍繞“慰安婦”真相而展開的這場國際輿論鬥爭,不難發現,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堅持錯誤立場的頑固性和危害性。為了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日方不乏一些處心積慮的表演:安倍在“慰安婦”問題上出而反爾、反復無常,日本議員重新抬出1993年“河野談話”的立場,等等。如此眼花繚亂的系列表演,顯示了日本在歷史問題一貫遮遮掩掩的傳統。安倍先後做出兩次極不情願的“道歉”,堪稱惺惺作態的典範:表面上是為了緩解國際輿論的壓力,實際上是為了迎合國內右翼勢力而爭取選票。這些頗具迷惑性的系列表演,折射出右翼社會思潮在日本國內已呈興風作浪之勢。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日本不遺餘力地掩蓋歷史真相,甚至重新包裝和美化日本不光彩的侵略歷史,無益於其“良好”國際形象的樹立。正如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主席、民主黨議員湯姆•蘭托斯所言:“日本政府拒絕向“慰安婦”正式道歉令人不安……是違背事實的愚蠢行為”。儘管日本以走向“正常國家”(“爭常”)作為政治理想,但是卻在歷史問題上頻頻“出些怪招”實在令人費解和擔憂。如果日本政府不及時在歷史問題上改弦更張,最大限度地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那麼任何宏偉的大國理想都不會實現。當然,“本田議案”不會對日美關係產生太大影響,日本對美政策仍將處於正常軌道:強化日美同盟,借美國牽制中國,等等。

  文章表示,聽其言、觀其行。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種種舉動,成為國際社會觀察日本政治走向的重要視窗。道理很簡單,只有正視歷史問題的民族,才會贏得現實的尊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