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黨產左手信託右手,國民黨愚蠢喪失黨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9 08:54:20  


  中評社香港6月2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刊載社論說,中國國民黨日前召開了記者會,宣布將其黨產信託給幾位自然人,包括趙揚清、劉維琪、汪海清等人。對此,信託業者直言不妥,因為被信託者看起來都是“自己人”。汪海清先生現為中央投資公司總經理兼行管會副主委;劉維琪先前是中央投資公司總經理、趙揚清則是國民黨執政期間提名的“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主委,這些人專業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但就色彩而言,都絕對是“正藍旗”。國民黨把左手黨產信託給右手,這是什麼樣的奇招怪式?在野七年還愚蠢到這種地步,真的像是個沒有靈魂的政黨。

  十六年前,自由派學者撰寫《解構黨國資本主義》一書,痛陳黨產與黨營事業之弊。拋開國民黨六十年前“國庫”通黨庫之弊端不談,即便每一毛錢黨產都是合法合理所賺,兼有行政權的執政黨無論如何也無法監督自己政黨的所屬事業,因此政商之間的弊端難免,政治腐敗與政黨化也必然依隨而來。這些道理對社會大眾而言十分淺顯易懂,而十餘年來,“政治不宜擁產、不宜營業”也漸漸深植人心。於是,在今日台灣社會,“黨產”二字幾乎已是惡臭腐屍,人見人嫌。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國民黨內的少數大老官員;他們入鮑魚之肆已久,不僅不聞其臭,甚至還緊抱著不放,舐吮親炙,外人看得噁心倒胃,這些政治異類卻渾然不覺,讓人側目。

  社論提出,為什麼國民黨內還有些人對黨產捨不得放手呢?仔細分析這些人概分兩類。其一是觀念落伍者。例如,連前主席的一位愛將,當年曾經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他以“在台灣,我們選舉時需用錢動員選民(to mobilize people)”的驚人發言,來合理化國民黨需要黨營事業去籌措經費。黨內大老愚痴至此者有之,但現在應該皆已過氣。第二類捨不得放棄黨產的,大概就與利益有關了。由於黨營事業較不透明,其交易過程非常容易上下其手,中飽私囊。即使國民黨已然在野,但當年曾經在偷雞摸狗的過程中拿到甜頭的,恐怕都捨不得放掉“鄰居家偷來的金雞母”。正因為“捨不得”,所以在野七年,都還放不下黨產的包袱。

  “文傳會”主委批評執政黨阻撓國民黨黨產處分之不當,我們當然理解。基本上,民進黨不以司法手段處理黨產爭議,卻以行政、民粹、公投方法將黨產炒作為選舉議題,我們當然不茍同,也已很多次以社論予以批判。民進黨的野蠻作為社會自有公斷,但無論如何,還是不能以此合理化國民黨將黨產信託給自己人的愚蠢。坦白說,國民黨要將黨產由減分轉變為加分一點都不困難,端視該黨有沒有此份決心而已。

  社論認為,國民黨黨產處理要昭公信、釋群疑,必須要符合以下幾個原則:一、要盲目信託;將黨產全權信託給業者,完全不再過問其後續;所有的條件在信託契約中一次講清。黨產或有後續私法糾紛,也應於信託契約中說明。二、要解散組織;國民黨必須即行解散其行管會與中投公司之組織編制,以行動向人民宣誓其不再過問經營、管理黨產與黨策之決心。三、要定期殘值歸零;信託期間若為兩年,則授權業者於兩年內將財產處分,並依處分條件發放已承諾之黨工退休金,所有剩餘,全數於期滿後捐給慈善團體。四、要公證簽約;國民黨把黨產處分掉,必須將信託契約完全公諸社會,如此才能讓社會了解該黨破釜沉舟的決心。

  國民黨如果這樣做,那就是一個坦坦蕩蕩、清清白白、散盡不義之財的國民黨;符合人民的期待,當然也是年底選舉的加分。如果民進黨政府再有刁難動作,人民也會自有公斷,而會反過頭來責備執政黨。即便真有政府對黨產的訴訟,國民黨也可以向社會募款來打官司,反而有助於造勢。

  以上四點,是我們對國民黨的建議,是社會對黨產的期待,更是國民黨找回黨魂的不二法門。話都講白了,就看國民黨敢不敢面對問題,面對人民而已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