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文章:日防長辭職催生後安倍時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4 10:17:11  




口無遮攔的背後 

  作者稱,其實,因爲閣僚口無遮攔而給安倍惹來麻煩,絕不止上述兩次。外相麻生太郎曾經在去年拋出“擁核論”,自民黨政調會長中川昭一還曾經大家唱和,當時在野黨就曾經要求麻生爲此辭職,安倍後來不得不出來重申“無核三原則”,以澄清影響。

  4月份,又有要員拋出否定慰安婦史實的言論,安倍甚至也站出來支持,結果在美國和亞洲各國的强烈反對下,安倍又不得不屢次三番地出來道歉,至今美國那邊仍未過關;就是那個剛剛辭職的久間章生,去年亦曾發表譏諷美國伊拉克政策的言論,導致美國大爲光火,副總統切尼訪日時甚至拒絕與他見面。 

  從現象上看,安倍既管不住閣僚們伸向金錢的“黑手”,也管不住他們肆無忌憚的“大嘴”。實質上,這些充分反映出日本政壇長期以來就一直陰魂不散的貪腐積弊,可謂曆久而彌堅。 

  作者表示,同時,也反映出安倍上臺後的兩個始終無法解决的問題:一方面是內部整合差强人意,安倍的新人形象,導致其無法實現對自民黨內不同派系政要的駕馭、掌控;另一方面是安倍骨子裏較之前人小泉更深刻、濃烈的右翼民族主義思維揮之不去,許多時候想和閣僚大唱“雙簧”、互扮紅黑臉,結果每每弄巧成拙,偷鶏不成蝕把米,反倒讓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動。 

後安倍時代的前奏? 

  7月參院選舉在即,眼看著支持率一路走低而一籌莫展的安倍,不僅沒有獲得强有力的援手,相反却不斷有麻煩等他去善後,應該會時刻盤算著7月參院選舉大考的成績:是略輸還是慘敗?如果輸得還算體面,又該如何頂住黨內壓力繼續執政?如果慘敗,是否該主動下臺? 

  上月底,安倍去年競選時的强勁對手、現任外相麻生太郎出版了新書《無以限量的日本》,輿論普遍認爲其此舉意在大張聲勢、伺機接班。種種態勢都表明,剛剛進入後小泉時代,人們又在開始思量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治走向了。 

  作者分析,但是,安倍政權目前仍有應對危機、重整旗鼓的機會:一是黨內雖然都在靜觀其變,但安倍背後的大樹——自民黨森派仍然力挺他,各派系目前尚沒有誰敢輕舉妄動; 

  二是日本政壇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內閣頻繁更迭之痛後,又從小泉長期執政中看到好處,漸漸形成了內閣需穩定連續的共識; 

  三是無論在自民黨內還是在日本政壇都頗有號召力的前首相小泉,日前也公開站出來爲安倍打氣; 

  四是反對黨仍未能形成有效整合,特別是幷未能在日本民衆頗爲關心的內政改革、經濟等方面提出强有力政策,因而短期內也恐難挑戰自民黨執政地位。

  由此看來,就算目前安倍焦頭爛額,又因久間的辭職而雪上加霜,但現在談論後安倍時代恐怕爲時尚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