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台藍營的新組合和選民的新抉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4 11:06:12  


  中評社香港7月4日電/泰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馬英九擇定國民黨執政時前“行政院長”蕭萬長為2008年“總統”大選競選搭檔。2000年大選時國民黨是連蕭配,此時馬英九再次請出蕭萬長搭檔,對選民而言,既熟識又遙遠,未嘗不是一個新的期待。對馬英九而言,蕭萬長的長於財經和對外交涉的歷練,藍綠均無異辭,加以蕭出身嘉義,多少可以平衡島內南北差異和省籍情結。這和當年李登輝指示連戰選擇蕭萬長搭檔,就像今天陳水扁推薦蘇貞昌如出一轍,馬蕭配自有不同格局。然而前後不過8年光景,台灣人民從政黨輪替中體驗到的民主化陣痛,竟然還夾雜著黑金橫行、民主就是自作自受的種種痛苦。相信這已不是歷史的諷刺,而是眼前就要重新面對的抉擇,蕭萬長接受馬英九邀約搭檔正好就此現身說法。
 
  社論指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馬蕭配和馬王配的種種異同,選蕭至少優於選王。第1是馬蕭配作為搭檔,要較馬王配來得順利。換言之,馬英九找蕭萬長搭檔可謂“一拍即合”。王金平則至始至終無意和馬英九搭檔,而且還傳出王金平有意等待市長特別費法院判決,便隨時取而代之。至此,馬英九不必再為和王金平搭檔與否,付出不必要的政治代價。這還不包括為應付媒體採訪,得絞盡腦汁把話講得四平八穩,就算如此,還不時惹起王金平方面的不滿。就藍營內部團結或外部形象言,馬英九就算和王金平成了“絕配”,相信這類話題還會不時冒出,形成負面影響。有了蕭萬長搭檔,馬王配不配的爭論,以及王馬配的反面論述,均自然消音。
 
  這不僅是因為“微笑老蕭”,要較王金平“八面玲瓏”的“江湖氣”來得親切些。而是蕭萬長的財經背景淡化了意識形態的對立,陳水扁為了分化藍營,還曾刻意拉攏。單就此點,馬英九的選擇是正確的。特別是就大選的勝選考量而言,蕭萬長不會是馬英九的負擔;反之,蕭還有可能為馬英九跨過濁水溪,開拓嘉南以及高屏的票源。不論是形象或號召力甚至都有可能超過王金平。相對馬王配必然會是一對“怨偶”,選蕭搭擋無異會出現加分效應,但看媒體的即時民調,馬蕭配遙遙領先謝葉配或謝蘇配即可見一斑。
 
  社論指出,再就綠營的提名人謝長廷迄今委決不下究竟該是謝蘇配還是謝葉配,所以喬不定者,當然是內部傾軋不已,特別是陳水扁看好蘇貞昌,但謝本人屬意葉菊蘭,以致爭執不下。一個喬不定的綠營和已見喬定的藍營,在選民心目中自有高下,外部客觀形勢更不能沒有消長。在此長彼消的情況下,馬蕭配只要在政策面提出更有說服力的主張,在訴求活動中能更貼近選民,聲勢當然只會水漲船高,保持領先優勢。
 
  馬英九所以選擇蕭萬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從馬王配破局到蕭萬長出線,其間還傳出統一企業總裁林蒼生、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前台大校長陳維昭等不同人選。這說明蕭萬長不是馬英九的首選,是以馬蕭配在各方面還需要整合,並取得同進同出的共識。而這不但要能取得健康的心理建設,還要取得未來競選期間高度默契,特別是馬陣營的競選班底,不能只知有馬不知有蕭,而要在看到馬英九的同時就要看到馬蕭配,並以此推出重點訴求,要讓選民理解並接受馬蕭配是能承受考驗和出任艱鉅的搭檔。
 
  社論稱,馬英九相當強調並看重蕭萬長的財經背景,也接受了蕭萬長主張的兩岸共同市場的概念,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即蕭萬長是帶著財經決策長才來共襄盛舉的,已非當年的連蕭配的蕭萬長;更非陳水扁一再爭取、在關口上拒絕轉向的蕭萬長;而是馬英九最佳拍檔的蕭萬長。此時由馬英九組織了一個平實但足以令選民一新耳目、也足以提供選民一個新的抉擇,這就不僅是藍營一個大選搭檔的選擇而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