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軍觀察:朝鮮戰略打擊力量分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5 16:44:13  


朝鮮自主研製的“大浦洞-2”型彈道導彈。(資料圖)
  當地時間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了首次地下核子試驗之後,全世界開始聚焦於這個新擁有核威懾力量的國家。在國際社會對伊朗事態關注的交替中,朝鮮走進了核威懾國的光環,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眼光。但是朝鮮國內的核武器研製究竟到了一個怎樣的水準,10月核子試驗是否真的使得朝鮮成為核武器擁有國?朝鮮的核武器和其大量裝備的導彈是否會危及地區以及世界和平?等等,這些問題開始成了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而在這次核子試驗之後,在北京舉行的六方會談仿佛成了國際社會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救命稻草,而六方會談產生的積極作用也正在逐步顯現。

  半島核爆,驚了世界

  對外界來說,要想獲取朝鮮擁有核工廠並製造了核武器的證據難於上青天,儘管在以美國為首的眾多國家看來這一切肯定存在。儘管朝鮮2006年10月的核子試驗確立了朝鮮新型核武器國家的身份。然而,那次核子試驗並不足以證明朝鮮具有核能力:對核子試驗基地散發出的放射性氣體的檢測結果顯示,其所進行試驗的爆炸裝置中的鈈含量非常低,整個爆炸只釋放出了不到1千噸的放射性氣體,而美國投擲在日本廣島的核武器原子彈爆炸至少釋放了1.2萬噸的放射性氣體。這個檢測結果至少可以說明兩個問題,要麼是朝鮮核子試驗裝置的爆炸當量很小,要麼就是朝鮮的核子試驗沒有取得完全成功。

  當然,出現上述結果也有可能是測鈈儀器方面的原因,而那些進行核子試驗的國家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水準,會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外界準確測量出其爆炸裝置的真實鈈含量,就如1 998年巴基斯坦核子試驗的鈈含量至今都未確定。根據美國情報機構所說。不管如何10月核子試驗充分證明朝鮮已經加工處理了一定量的鈈,這些鈈足可以用來製造6~10件核武器。在這之前,朝鮮內部有人洩密說該國1993年從甯邊核反應爐獲取的1800根乏燃料棒中,有一半進行了再加工,主要用來提取鈈,但是這名洩密者的消息並不可靠。

  據美國推測。在第一次核子試驗之後,朝鮮會在其後的半年之內進行第二次核子試驗,也證明其核爆裝置已經達到了期望的效果,但這無疑于向世界宣告:朝鮮的第一次核子試驗沒有取得成功。然而,美國人的猜測沒有變成現實,截至目前,朝鮮都沒有進行第二次核子試驗的跡象。

  在是否擁有核武器的態度上。朝鮮的表現要比以色列勇敢,後者雖然早就擁有了核武器,但是在這方面一直採取模糊政策,拒不承認自己擁有核武器。而朝鮮在完成核子試驗之後,便高調宣稱自己己成為有核國家,並舉行了大規模的慶祝活動,當然這些都是出於戰略方面的需要。朝鮮的核子試驗及其所有行動清晰地表明它要傾其所有堅持研製核武器,雖然這一目標還沒有實現,但在美國看來此舉已經加劇了這一地區的危機。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專家透露,爆炸裝置設計過於粗糙很可能是爆炸威力小的的主要原因,而甯邊核反應爐加工能力的不足,設備的落後也可能影響了鈈的品質,鈈的純度不足,造成反應不完整。核反應爐試驗至少要持續不斷地進行一年才可以產生5-6個核武器所需的鈈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