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門日報:扁當局抹不掉“七七”抗戰的印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09 09:39:40  


  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七月七日是盧溝橋事變七十周年紀念日。在受日本侵略苦痛至深的台灣,民進黨當局卻是一聲不吭,沒有任何官方舉辦的紀念活動。 

  《澳門日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回答媒體詢問時,就民進黨在“七七”抗戰相關議題淡化處理的看法時表示,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的紀念日還是要紀念。他強調,沒有“七七”抗戰,就沒有台灣。慷慨直言,擲地有聲。 

  陳水扁的民進黨當局現在也確實很忙,因為隨着大選的臨近,民進黨的形勢越發不妙。為了保住政權,他們正在忙着應付國民黨,忙着設計能夠刺激大陸、拉抬選情的議題,比如現今台灣當局喪心病狂地搞“去中國化”,就是他們認為是打擊國民黨的利器。 

  社評說,“七七”抗戰跟台灣有沒有關係?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如果高調紀念,會不會是一個打馬的好機會?“你要選台灣總統,你怎麼跟大陸遙相呼應,同聲同氣?”可馬英九偏偏不怕粘這個鍋。他深知在台灣,有良心的人還是佔大多數,他們不會對歷史那麼無知,對日本侵略的苦痛那麼麻木不仁,更不會像陳水扁一夥那樣數典忘祖。馬英九七日當天到了新竹縣湖口鄕,參加台灣退伍軍人協會紀念“七七”抗戰大會。 

  他就執政當局對“七七”抗戰相關議題淡化處理表示:歷史是一面鏡子。“七七”抗戰讓日本倂呑中國的野心破滅,西方國家一直到珍珠港事件後才加入抗日陣營,而中國的軍人則是獨立打了四年對日抗戰,以農業的中國對抗工業化的日本,以農業的大刀對抗武士刀,用同歸於盡的做法讓日本“三月亡華”的計劃無法成功,最後不但打贏日本,更光復台灣。 

  抗戰和台灣的命運是結合的,沒有“七七”抗戰,就沒有台灣。 

  衆所周知,對於台灣來說,抗日戰爭有着特殊的意義。從一八九五年開始,台灣就落入日本的魔爪,在長達半個世紀的黑暗日子裏,台灣民衆遭受了殖民者的殘暴統治和肆意掠奪,前後有六十五萬台灣民衆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 

  面對殖民者的暴行,英勇的台灣民衆進行了堅強的鬥爭和反抗,前僕後繼,不屈不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社評指出,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中國宣佈全面抗戰,台灣抗日運動遂與祖國的抗日戰爭相結合,大陸台胞有“民主總聯盟”、“台灣革命靑年大同盟”、“復土血魂團”、“台灣革命同盟會”等抗日組織。還有李友邦領導的“台灣義勇隊”,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李萬居擔任副主任的抗日諜報組織“國際問題硏究所”等。台胞們為救台灣先救祖國,在祖國大陸的戰場上奮不顧身。 

  在抗日戰爭中,兩岸同胞同呼吸,共命運,相互鼓勵,相互支援,經過英勇鬥爭,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也使得台灣在暌違五十年之後,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社評表示,毫無疑問,台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台灣的光復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台灣人民五十年血淚鬥爭的勝利。 

  因此,台灣人民有權利舉辦“七七”抗戰等歷史的紀念日,這也是台灣當局剝奪不了的。 

  台灣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今天人們追懷歷史,就是為了溫故知新,把握當下,開創未來。然而,台灣島內的某些人卻昧於事實,聲稱“台灣與中國的抗戰無關”,拿“曾經是敵對的雙方,今天早已成為合作的夥伴”作為遁辭,在抗戰紀念日選擇冷默,還要對民間的紀念活動冷嘲熱諷。 

  台灣當局安的是甚麼心?說穿了就是為了一黨之私,想躱在日本的羽翼之下,對抗祖國大陸,做“台獨建國”的白日夢。 

  社評認為,歷史不能割裂。馬英九指出,他參選“總統”提出以台灣為主,對台灣有利的主張,要了解歷史的發展,才能眞正做自己的主人。台灣的歷史,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和祖國血肉相連,不可分割。陳水扁當局要搞“去中國化”,要在台灣抹去抗戰的印記,只能是痴人說夢,緣木求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