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NF-3全機低速風洞對“運-8”模型進行吹風試驗。(資料圖) |
劉政崇,遼寧大連人,1941年出生,1963年入伍,專業技術3級,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劉政崇同志長期從事我國空氣動力研究工作。40多年來,他先後設計完成了11座各型風洞,為我國風洞設計、建設與試驗水準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11月,中央軍委授予劉政崇同志“科技創新模範”榮譽稱號。
炎炎夏日,毒辣的陽光直射在喧囂的工地上,劉政崇頭戴一頂醒目的橙色安全帽,不辭辛苦,來回奔走在某新型風洞施工現場。看到將軍一絲不苟的神情,記者肅然起敬。
這位總裝備部某基地的高級工程師,肩扛專業技術少將軍銜,但是他更在意的是中央軍委授予他的“科技創新模範”榮譽稱號,他覺得這是對他一生不懈奮鬥的最高褒獎。
從美麗的東北海濱城市大連到群山包圍的風洞群,從英姿勃發的青年學子到滿頭華髮的將軍,劉政崇為了他所鍾愛的風洞事業,努力拼搏,開拓創新,在我國風洞設計史上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上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的空氣動力學研究剛剛起步,當時還是助理技術員的劉政崇作為我國第一座跨聲速風洞柔壁噴管的唯一應標者,獨立完成了該項設備的研製任務。
在亞洲最大的跨聲速風洞設計中,劉政崇帶領課題組協同軍內外114個單位的上萬名科技工作者,進行了1000餘次技術大協調,共設計審核圖紙10000多張、各類專業技術檔400餘份,攻克了6大技術難關;在世界上首創動力驅動裝置採用中壓氣源驅動的多噴管引射器方案,獲多項國家專利。同類型風洞,國外建設約需8-10年,花費1億美元,而劉政崇和他的同事們僅用其三分之一時間、五分之一經費,創造了世界風洞建設史上“時間最短、投資最少”兩項第一,結束了我國無世界級跨聲速風洞的歷史。
站在機聲隆隆的工地上,劉政崇欣慰地告訴記者:“又一座新風洞就要建起來了,我們的風洞事業後繼有人!”因為,這座風洞的總設計師,就是將軍的得意弟子。
創新質量,薪火傳承。劉政崇的學生王超棋告訴記者,他始終牢記將軍的教誨。當他提出把大型風洞有限元計算作為創新技術加以應用時,面臨很多懷疑甚至反對的壓力。劉政崇敏銳地捕捉到了該項技術潛在的巨大價值,殷切地鼓勵他:“我相信你的結論具有科學性,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想辦法拿資料來證明!”這句話成為鼓勵王超棋前進的精神動力!在某型風洞水壓試驗期間,他運用這項新技術進行了精確的承壓殼體監測點的位置及數量判定,當數千噸水注入風洞時,風洞安然無恙,試驗獲得成功,該項成果也榮獲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政崇說:“年輕人充滿活力和朝氣,和他們在一起,我學到了很多新東西,自己也感覺年輕了很多。”
其實,他並沒有算過,年輕人從他身上學到了多少寶貴的東西。他的奮鬥精神,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後來者不懈攀登。(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