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首場面試 謝長廷從修補台美信任開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23 08:57:18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特稿指出,不過短短一年半時間,謝長廷三次訪美身分、心情和規格,迥然不同,其中冷暖,謝長廷應是點滴心頭。這次是謝長廷成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後首次訪美,面對美方高層的第一場”面試“,謝長廷決定以“愛與信任”和美方打交道,一切從修補信任開始。 

  事實上,早在黨內“總統”初選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之際,一次陳水扁和謝長廷會面,扁以過來人身分主動向謝建議,一旦出線成為民進黨的“總統”參選人,考量台灣國際處境艱困,一定要在二○○八“總統”大選前,到美、日、歐洲拜訪該國政要和政府高層建立溝通管道,扁當時的建議謝長廷聽進去了。 

  特稿指出,“愛與信任”此一看似空洞的名詞,卻是謝陣營看待二千年政黨輪替後,近八年來台、美關係發生變化,甚至惡化的反轉關鍵。 

  陳水扁在二千年“總統”大選前以“學習之旅”名義出訪美國,就了解,在那次出訪中扁已向美方提出“四不一沒有”的概念和主張,才讓美方吃了定心丸,對隨後的政黨輪替未充滿疑慮;只是台美良好關係並不長久,其後扁推動公投立法、和平公投、公投入憲以及終統、廢統,現在再推以台灣名義加入WHO和聯合國,台美關係緊繃到極點。 

  陳水扁依然是現任“總統”,謝長廷對執政黨的種種必須概括承受,因此謝陣營選擇將扁執政時期的台美關係,定位為“民進黨首次執政的必經過程”。陳水扁為尋找台灣的出路以他的方式做出各種嘗試,不斷挑戰美國底限的結果,確實讓台美關係的紅線產生位移,但也讓台美關係空前惡化和不確定,如今,謝長廷此行欲說服美方的是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的意義和價值。 謝長廷要透過種種細微的作為,向美方展現謝長廷的“沈穩和可預測性”,謝長廷無意走藍綠激化路線,絕無意去消費美方關係,此行只是個開始,目的在與美方高層建立暢通的管道和溝通互動模式,種種作為都在修補美方對台灣的信任。 

  所以,此次美國行,謝長廷態度相當清楚,他不會如當年的陳水扁提出“四不一沒有”承諾或是其他保證,只為了讓美國一時安心;但他會清楚講明他的和解共生理念,並在此架構上談台灣主體性和開放性及台灣的“國家安全”,並和美方溝通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根本緣由。 

  他認為,美方的反對不在於公投有多可怕,而是美方不確定舉行公投後,接續發展的是什麼?謝的核心幕僚明白指出,“對美方而言,不可預測的任何舉措都很恐怖”,因此有必要清楚清通,台灣到底在做什麼。 

  謝長廷要在陳水扁八年執政的基礎上,向美方表達一種“不同於扁,也不同於馬”的穩定態度和特質,一種謝式風格。 

  只是八年累積的不確定性陰影,能否在一夕間改觀?面對陳水扁的緊箍咒,美方能否相信謝長廷確實不同於扁,也確實能擺脫扁的禁錮?面對這些檢驗,謝長廷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